tradingkey.logo

仍然被低估!亞馬遜在人工智慧、廣告和自動化領域的獲利潛力即將被開發

美股研究社2025年2月13日 12:07

“該公司有兩個主要的成長動力。”

亞馬遜(NASDAQ:AMZN)的零售業務大幅放緩,廣告收入和AWS現在正在推動成長。

altText

該公司在2019年至2025年期間的表現確實優於標準普爾500指數,但幅度小於2013年至2019年期間的表現。

altText

然而,過去6年發生了許多變化,回顧最近的收益,可以發現該公司可能即將受惠於兩大趨勢:廣告收入和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繁榮,同時也能利用機器人技術來擴大零售利潤。

與大多數Mag7公司一樣,亞馬遜也大力押注人工智慧。即使面臨供應鏈問題,AWS的人工智慧收入仍在不斷攀升,該公司也在加強內部晶片研發。 Trainium2已經問世,Trainium3正在籌備中。

同時,亞馬遜看到了來自主要人工智慧參與者的需求。Anthropic等公司正在使用AWS訓練他們的最新模型,並依賴亞馬遜的客製化晶片。同時,亞馬遜Bedrock和SageMaker等服務不斷擴大其人工智慧模型陣容,整合了DeepSeek、Llama和Claude等公司。這項策略很熟悉,減少了對英偉達的依賴,並將更多的技術堆疊引入內部。這是Meta一直在使用的相同策略。廣告和Prime訂閱也被證明是強大的利潤驅動力。

物流是另一個出現重大升級的領域。當日送達速度正在加快,目前每年包裹數量已超過90億件。其入站網路的重新設計使庫存佈局較上年同期提高了40%,倉庫自動化程度的提高也降低了成本。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措施應該有助於提高利潤率。

儘管如此,亞馬遜也未能倖免於成長的煩惱。AWS的AI擴張遇到了供應限制,晶片短缺,無論是英偉達的還是亞馬遜自己的。電力限制也是一個問題,減緩了資料中心的成長。

讓我們看看這如何反映在營收和利潤上。在亞馬遜2024年第四季的財報電話會議上,管理團隊透露,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了10%(2024年第四季為1,878億美元)。北美仍是最大的推動力,營收1156億美元(年增10%),而國際銷售額達到434億美元。 AWS成長19%至288億美元,由於該部門的成長和獲利能力,仍然是公司最重要的部門。

亞馬遜的廣告業務在第四季帶來了173億美元的收入,比去年成長了18%。該公司的廣告收入在短短四年內增加了一倍以上。從收入數據來看,可以清楚地看到與人工智慧相關的雲端需求和廣告業務是未來的成長動力。

從獲利能力方面來看,這是一個創紀錄的季度。營業收入成長61%至212億美元。 AWS在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貢獻了106億美元的營業收入,比去年增加了35億美元。利潤率全面提高,北美地區攀升至8%(年增1.9個百分點),國際地區達到3%(年增4.0個百分點),AWS維持了37%(年增2.0個百分點)的穩定水準。現金流也表現良好。調整後的自由現金流為362億美元,比去年增加了7億美元。資本支出偏高,第四季支出達263億美元,預計2025年全年資本支出將達1,000億美元左右。

資產負債表方面,公司維持充足的流動性和較低的負債狀況,流動比率略高於1,資產負債比率低於10%。

altText

展望未來,亞馬遜預計2025年第一季營收將在1,510億美元至1,555億美元之間,營業收入預計在140億美元至180億美元之間。

altText

亞馬遜是一家奇特的公司,它既有低利潤的零售業務,又有高利潤的雲端/人工智慧業務。因此,為了確定公司的估值,我們需要一個涵蓋這兩個領域的同業組合。為此,分析師將考慮電子商務領域的Shopify、零售領域的沃爾瑪、雲端/人工智慧領域的微軟、Meta和Google。

altText

亞馬遜的銷售倍數高於沃爾瑪,但低於所有其他同行。這是有道理的,因為零售部門的倍數不應該與雲端部門相同。然而,當查看收益倍數時,我們可以看到該公司的倍數實際上高於Google、微軟或Meta。亞馬遜的本益比很可能已經反映了利潤率比純軟體同業成長更快的情況。

回顧最近的趨勢和結果,亞馬遜網路服務(AWS)繼續成為主要的成長動力,年化收入目前為1,150億美元,年增19%。一個值得注意的亮點是與人工智慧相關的雲端需求激增,這發揮了重要作用,AWS實現了三位數的成長。

AWS的獲利能力依然強勁,營業利潤率約為37%,儘管亞馬遜在人工智慧方面的積極投資在短期內為獲利帶來了一些壓力。樂觀的觀點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AWS的客製化晶片Trainium和Inferentia有助於降低成本,這種情況應該會有所緩解。鑑於AWS已經貢獻了亞馬遜約60%的營業利潤,如果該業務繼續以目前的速度擴張,到2028年,收入可能達到2000億美元,一旦人工智慧投資開始帶來回報,利潤率可能會回升至40%以上。

然而,還有另一個有趣的成長引擎。亞馬遜的廣告業務是一個高成長、高利潤的機會。該部門已經產生了業績,第四季營收為17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這使得其年化廣告收入達到690億美元左右。與亞馬遜的零售業務不同,廣告的利潤率非常高,通常在50%到70%之間。人工智慧正在進一步提高廣告效果,更聰明的定位和個人化可以提高轉換率。鑑於其快速的成長和獲利能力,亞馬遜的廣告業務到2026年可能會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並最終可能成為該公司僅次於AWS的第二大利潤貢獻者。

在利潤方面,自動化很可能成為最有可能提高公司效率和提高利潤率的領域。亞馬遜正在加倍投入機器人科技用於倉庫運營。據該公司稱,正在測試新機器人科技的什裡夫波特配送中心在成本節約方面表現出顯著的改善。鑒於零售業的低利潤率,削减配送成本可能會對該部門的業績產生巨大影響。勞動力成本和供應鏈中斷一直是困擾亞馬遜的難題,而自動化可以在這方面大有幫助。

亞馬遜的人工智慧和雲端擴張並非沒有問題,供應鏈問題被證明是一個真正的難題。人工智慧晶片短缺,尤其是英偉達和亞馬遜自己的Trainium,正在減緩AWS的擴展能力。此外還有電力供應限制。

競爭是另一個升溫的因素。微軟毫不退縮,向Azure投入資源並加強與OpenAI的合作。同時,Google雲端正在推動自己的AI基礎設施,推出其最新模型。

這些巨頭之間爭奪運算能力的競爭使得空間成本越來越高。亞馬遜計劃明年在資本支出上投入1000億美元。雖然這些投資對於保持領先地位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採用率成長率放緩,這些巨額的前期成本可能會對AWS的利潤率造成壓力。

在廣告領域,美國和歐洲的監管機構都在審查該公司的廣告模式。此外,日益嚴格的隱私法規可能會對亞馬遜的廣告策略造成進一步的打擊。如果類似蘋果反追蹤政策的限制限制了亞馬遜利用第一方資料的能力,其廣告效果可能會下降。

與此同時,谷歌和Meta並沒有停滯不前。谷歌正在大力進軍人工智慧搜尋和廣告領域。同時,Meta持續完善Facebook和Instagram上的廣告定位,讓亞馬遜更難搶走廣告商。

亞馬遜正在摸索的另一個領域是自動化。該公司正在大力投資由人工智慧驅動的配送中心,但這些項目仍處於早期階段。而勞工問題仍然是一個不確定因素。倉庫工人的工會化努力正在取得進展,如果亞馬遜最終面臨更高的勞動成本,這可能會侵蝕自動化帶來的效率。

該公司有兩個主要的成長動力:廣告收入和與人工智慧相關的雲端需求。除此之外,零售業也是利潤率擴張的重要催化劑,而什里夫波特工廠就是明證。分析師似乎也同意這一點,未來幾年每股收益的預期成長速度快於營收。

altText

總而言之,我們現在可以建構一個多頭市場和熊市情景,試圖捕捉這些動態。考慮2027年的高估值和低估值,同時在多頭情境中應用40倍倍數(目前倍數),在熊市情境中應用23倍倍數(同類情境中的最低倍數)。

altText

結果表明,不對稱風險/回報主張有利於多頭。該公司現在值得買入評級,但投資者應密切追蹤AWS利潤率以評估資本支出效率,同時專注於零售利潤率的擴大以驗證機器人技術論點。

作者|Nelson Alves

編譯|華爾街大事件

審核TradingKey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