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週多的調整後,滬深兩市同時出現震盪反彈的走勢。週三,前期出現較大幅度調整的人形機器人等人工智慧板塊也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恆生科技指數震盪上行,科技股的行情依然強勢。今年以來,「科技牛」的特徵明顯。受到人工智慧技術的帶動,全球資本對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一些優勢有了更大的信心。近期,新凱萊在上海展出的晶片設備,更是讓投資人看到中國在硬科技上有較大的突破。無論是硬科技還是軟科技,在我國大力的政策支持以及民營企業家努力創新的雙重合力之下,都有望實現關鍵技術突破。我國在製造業的優勢是無可匹敵的,擁有聯合國目錄下全部的全部工業門類,這在全球來看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正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政策提出促進人工智慧與消費的融合,而機器人無疑是人工智慧與消費結合最好的落地場景之一。從宇樹機器人在春天晚上閃亮登場,到許多大廠宣布進軍機器人產業,機器人已經成為今年最熱門的賽道,未來可能成為繼家電、手機、新能源汽車之後的第四大產業,完美地結合了我國製造的優勢。加上硬科技與軟科技的突破,可望重塑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的成功經驗與成功路徑。
目前,上市公司年報陸續披露,第二季市場可望重新回到科技股的行情上,科技股行情起來之後會產生擴散效應。也就是說,在科技股獲利的投資人並不會離開市場,而是會尋找新的機會,或是在科技股調整後重新佈置。週二,醫藥板塊集體大漲,甚至掀起漲停潮。這不僅受到政策利好的推動,也因為過去幾年醫藥股調整幅度很大,許多股票的價格只有高點的兩折、三折。一旦產業出現反轉的機會,將會帶來大幅回升。創新藥企業具有核心研發能力,未來也可望受惠於政策推動,上漲的持續性較強。而「AI+醫療」是人工智慧容易落地的場景。前期華為宣布成立AI醫療軍團,大舉進攻AI醫療領域,意味著AI醫療可能會成為未來人工智慧與傳統產業結合的典型應用情境。除此之外,像「AI+教育」等領域也有望出現新的成長點。就像當年網路的出現改變了眾多產業一樣,「網路+」產生了一群偉大的公司。在人工智慧時代來臨之後,人工智慧也將重塑傳統產業,為傳統產業賦能,帶來新的利潤成長點。
從經濟轉型的角度來看,許多傳統產業出現了產能過剩、成長乏力的情況。要推動經濟進一步成長,就要找到第二成長曲線,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新產業、新業態的出現。這將是下一步經濟成長的重點,也是投資的重點。在美元發行量不斷增加、美國政府負債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用美元標價的黃金價格勢必水漲船高。自2016年開啟的黃金牛市仍在持續,近期已經突破3,100美元每盎司的重要關口。在2025年12月發布的2025年十大預測中,我提到國際金價在2025年波動可能會增加,但長期上漲趨勢不變。因為黃金產量非常有限,而美元則不斷增發。因此,在投資組合中佈局10%~20%的黃金資產是比較好的投資策略。
前瞻性佈局是長期投資勝利的關鍵,把握產業發展的機會以及政策支持的方向,並能夠獲得更好的投資回報。當前市場經過短期的調整後,可望重振昇勢,第二季行情已然值得期待。
(作者為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