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楊德龍:中國優質資產被嚴重低估 2025年迎來估值回升良機

楊德龍2025年2月12日 09:33

2月11日,聯準會主席鮑威爾重申了先前的表態,指出由於經濟狀況良好,聯準會可以慢慢決定是否以及何時降息。週二,鮑威爾開啟了為期兩天的國會聽證,在發言中他表示,目前的經濟狀況相當好,希望在通膨方面取得更多進展。他認為目前的政策利率處於合理的位置,看不出有任何理由給予進一步降息。

聯準會1月議息會議將基準利率維持在4.25%至4.5%的區間,而去年最後三次利率會議上則累計降息了100個基點。市場普遍認為,聯準會本輪降息週期的第一階段已經結束,但降息週期並沒有結束,後續將繼續保持觀望。鮑威爾表示,如果通膨沒有繼續朝著目標下降,且經濟保持強勁,聯準會可能會在更長時間內維持利率不變。如果勞動市場出現意外疲軟,或通膨比預期更快地向2%的目標下降,Fed則可能會降息。

聯準會的降息決策對於全球央行都會有一定的影響。聯準會暫停降息,使得市場出現了觀望的情緒。聯準會官員對近期通膨數據感到振奮,這些數據顯示價格壓力持續保持在溫和水平,可能很快就能接近2%的目標。聯準會控制短期利率,短期利率影響整個經濟的借貸成本。自聯準會去年9月開始降息以來,長期利率並未發生重大變化,部分原因是由於經濟成長超出預期,投資人降低了降息的預期。鮑威爾表示如果投資人更擔心預算赤字上升或新的衝擊事件帶來通膨風險,長期利率可能會維持在較高水準。長期利率居高不下的原因與聯準會的政策沒有特別密切的關係,聯準會在今年整體上會保持降息的周期,但降息的節奏也會放緩。

近期吸引市場的一個重要面向是國際金價受川普加徵關稅等因素的擾動,國際金價再創歷史新高。未來美國與其貿易夥伴之間的衝突增加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引發了美國通膨再起的擔憂,因此避險情緒大幅上升,推動了黃金的需求。金價延續創紀錄的漲勢,首度突破2,900美元關卡。國際金價長期上漲的邏輯實際上是美元越發越多,而美國政府負債已經超過36萬億美元,遠遠超過美國GDP的25萬億美元,因此用美元標價的黃金價格長期趨勢是向上的。我在2025年十大預言中提到,2025年黃金價格波動會加大,但長期上漲的趨勢不會改變。多國央行也紛紛增持實體黃金,進一步推高了黃金的需求。國際大投行如花旗、荷蘭國際集團、瑞銀等機構紛紛看好黃金漲至3,000美元每盎司。在不確定性加劇、全球降息週期延長以及投資者和央行需求強勁的情況下,黃金價格今年將繼續攀升。過去幾年,我一直堅定看好黃金的表現,建議投資人可以在組合中配置20%的黃金資產作為重要的配置策略,現在來看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驗證。認為在避險情緒上升以及對美元信用擔憂的情況下,全球央行還會持續增持黃金,未來黃金價格可能突破3,000美元甚至5,000美元。

國內方面,目前A股市場正處於第二波上攻的起始階段,市場成交量得到了有效放大,一度逼近2萬億整數關口。多國投行紛紛看好中國資產,特別是DeepSeek的橫空出世,證明我國在AI應用以及算力方面具有較大突破,帶動了包括人形機器人在內的板塊大幅上漲,形成了很強的賺錢效應。人形機器人板塊有可能成為今年全年的投資主題。

高盛、德銀、貝萊德等國際頂尖機構,紛紛發表對於中國資產的看法。過去幾年中國資產被嚴重低估,出現了極大幅度下跌,而當前政策還在不斷加碼,穩增長的政策不斷落地,將會推動中國經濟出現復甦。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半導體、人工智慧、製造業龍頭企業以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端服務業公司,可能會迎來較好的投資機會。而美股科技股的泡沫化程度較高,DeepSeek的出現則是突破了西方對於AI技術路線的限制,這也使得美股科技股出現了一定的調整。 DeepSeek的成功證明中國已從技術模仿轉向原創輸出,其在多個國家的軟體下載量已經超過了OpenAI,顯示中國智慧財產權價值得到國際認可。中國在AI軟體領域的優勢顯著,這將使得中國在AI應用層面佔據先機,特別是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將會推動全球產業中心從硬體基礎設施遷移到軟體服務。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堅定看好以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AI板塊。 2025年可望成為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 DeepSeek低成本模型為中小企業智慧化提供了可能性,中國企業甚至全球企業都在加速加入DeepSeek開源大模型。未來AI的應用會成為重要的一個投資機會。透過佈局相關優質股票或主題投資基金來抓住人形機器人的投資機會,是比較好的一個投資策略。當前市場的賺錢效應正在逐步提升,除了人形機器人等熱門板塊之外,新能源汽車、光伏等板塊也開始輪番表現,業績優良的白馬股也將在今年獲得估值修復的機會。建議投資人保持信心與耐心,迎接牛市第二波行情。

(作者為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人)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