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化與逆全球化力量的博弈愈來複雜。美國總統川普單方面挑起關稅戰,對全球貿易秩序產生了重大衝擊,導致全球貿易受到重創,全球資本市場也一度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全球化其實是美國在二戰後一直主導的貿易秩序,透過全球化,不同國家能夠發揮比較優勢,充分釋放更多經濟活力,並參與全球產業鏈分工。然而,全球化如今正面臨嚴峻挑戰。川普藉口美國在商品領域出現巨額商品貿易逆差,希望透過推動製造業回流美國而挑起關稅戰。這促使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不得不加速美化進程,同時加速本土供應鏈建設,也就是發展自主且可控的產業。目前,全球經濟秩序正在重構。
川普挑起關稅戰不得人心,屬於倒行逆施的行為。美國許多有識之士對此提出尖銳批評。例如,「股神」巴菲特認為關稅戰就是一場戰爭,對全球經濟的衝擊不可小覷。美國前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川普在美國經濟運作正常的情況下挑起關稅戰,這將為美國帶來災難,可能導緻美國經濟加速陷入衰退。著名投資人達利歐甚至指出,這不僅是關稅戰,還可能引發全球經濟秩序的崩潰。這些觀點都表明,川普的一意孤行不僅不得人心,而且對美國本身也無益,是一項損人不利的政策。
目前,全球貿易都受到川普關稅戰的影響。儘管迫於國內壓力,川普不得不暫停對大多數國家加徵關稅90天,但這並未完全消除關稅戰對全球貿易的影響。我國政府堅持原則立場,堅決進行反制。與美國打貿易戰並非目的,而是手段,最終目標是迫使川普主動走向談判桌,解決關稅爭端,使中美貿易關係回歸正常化,進而讓全球經濟回到正常發展軌道。當前全球貿易面臨的挑戰並非永久性的,後續仍有望透過談判解決爭端。因此,建議大家不要過度焦慮。面對外部衝擊,我們要抓住機遇,一方面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與更多國家推動人民幣結算系統。近期,我們與中東、東協等地區簽署人民幣結算體係就是一個重大進步,未來可能會與更多國家在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逐步去美元化,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另一方面,對美國談判的大門依然敞開,等待川普主動前來談判,我們可以提出合理訴求,透過談判解決貿易爭端,這是最佳解決方式。
川普只強調美國在貨物貿易上有巨額逆差,卻忽略了美國在資本項目下是巨額順差的事實。這是美國二戰後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結果。美元不僅是美國的主權貨幣,也承擔了世界貨幣的功能。在1960年代,著名經濟學家特里芬提出了特里芬難題,指出美國無法消除商品貿易逆差。因為美國需要透過與外國的貿易產生逆差,才能將美元投放到世界各地,而其他國家拿到美元後,再購買美國國債及股票等資產回流美國,從而形成循環。如今,川普無視布雷頓森林體系和特里芬難題,挑起關稅戰。這不僅無法減少美國的商品貿易逆差,反而會削弱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功能,動搖全球投資者對美元的信心。
另一方面,川普近乎氣急敗壞地向所有國家發起關稅戰,且加徵關稅比例很高,這也顯示美國政府可能已接近特里芬難題的轉折點。由於美國商品貿易逆差不斷擴大,政府赤字率不斷上升,美國政府負債已突破36兆美元大關,而美國GDP則為25兆美元。美國政府負債累累,每增加1兆美元負債的時間越來越短,這可能是川普感受到的壓力之一。
同時川普在國內正面臨更大壓力。一方面,廣大居民因關稅戰導緻美國超市物價大幅上漲,無法容忍物價持續上漲,對川普施加巨大壓力。美國全美每天有上千場遊行示威,逼川普放棄關稅戰,走向貿易正常化。另一方面,美股大跌也使華爾街給川普施加巨大壓力。美國家庭資產50%以上配置在股票和基金上,包括401(K)退休金計畫。因此,美股表現極大影響美國人的家庭財富,美股下跌對川普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這可能促使川普尋求與我國談判來解決貿易爭端,這也為我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目前,我們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機會。黨中央立場堅定,措施果斷,全國人民堅決支持黨中央的決定。相信最終我們會取得關稅戰的勝利,保護出口企業的合法權益,保障全球經濟秩序回歸正常化。
上週一,受關稅戰影響,全球資本市場出現“黑色星期一”,A股和港股也大幅殺跌,許多投資者出現恐慌性拋售。當時我建議大家要冷靜看待這場關稅戰。表面上看,川普佔據主動,實際上他非常被動,幾乎是一個人在對抗全世界。而我們有14億人眾志成城在應對關稅戰。國家隊果斷入市,中國版平準基金-匯金公司大筆買進各類ETF。光是4月8日當天,各類ETF申購量就超過1,100億元,史上僅有兩次單日申購量超過1,000億元。上一次是去年11月8日市場放量暴漲時,可見國家隊入市穩定股市的決心非常堅決。社保基金、退休金、保險資金、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人也堅定入市增持權益資產,穩定了A股和港股。
在之後的幾個交易日,A股和港股均出現恢復性上漲,許多被錯殺的優質股票出現較大幅度回升,特別是科技龍頭股反彈力度較大。 A股以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科技板塊繼續領漲,港股則是以恆生科技指數為代表的科技互聯網巨頭大漲,一些低估值、高股息的紅利板塊也出現較好回升,A股和港股市場信心得到提升。
其实今年以来,美股科技股下跌,而A股和港股科技股走出牛市行情,这也验证了去年12月底我发布的2025年十大预言的判断。尽管关税战对今年A股和港股上涨节奏有一定短期影响,但不会改变大的趋势。全年来看,A股和港股仍将延续去年9月24日政策转向之后开启的牛市行情,呈现一波一波震荡上行的态势,结构性牛市趋势愈发明显。科技板块无疑是这轮行情的领头羊,一些具有品牌价值的消费品和高股息红利股票也出现较好回升。市场出现板块轮动,赚钱效应明显提升,可能会吸引更多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也会吸引外资流入。港股则吸引了大量南下资金布局一些价格较低的优质股票。今年A股和港股的投资机会明显增多,赚钱效应显著提升,不会因关税战结束而停止,反而是一个新一轮行情正在酝酿的阶段。
近期,國際金價再創歷史新高,突破3,200美元每盎司整數關口,央行連續多月增持黃金,紐交所黃金期貨持倉量創歷史新高。但部分機構認為目前黃金多頭尚未達到最擁擠水平,黃金長期上漲趨勢不變。去年年底我發布的2025年十大預言就提到,由於國際局勢動盪、美元超發,用美元標價的黃金價格將水漲船高,長期來看黃金向上趨勢不變。 2025年金價可能會有波動,但整體趨勢向上。受到聯準會後續降息預期提升、地緣政治衝突升級以及川普關稅政策的影響,黃金價格進一步上漲。黃金已從避險資產演變為對抗滯脹的核心標的。因為川普單方面發起的關稅戰可能導緻美國經濟陷入衰退或滯脹狀態,即一方面經濟成長停滯,另一方面通貨膨脹再起,這反過來也會迫使川普找台階下,尋求對話。
今年黃金板塊全年的走勢仍然是向上的。這些年來我一直建議大家積極佈局黃金資產,在投資組合中配置20%的黃金類資產,既能有效抓住黃金上漲機會,又能對沖組合風險,提高整個組合的夏普比率。目前,儘管黃金價格處於本輪上漲的歷史高位,但長期上漲趨勢仍沒有改變。
(作者為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