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楊德龍:2025年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

楊德龍2025年2月7日 13:05

本周是節後開盤的首周,雖然大盤沒有實現首日開盤紅,但全週出現了極大幅度的反彈。在人形機器人板塊大幅上漲的帶動下,科技股表現非常突出。DeepSeek的橫空出世衝擊了全球科技股。美股中以英偉達為代表的科技股由於漲幅過大,出現了一定的估值泡沫。DeepSeek的出現又打破了美股晶片股的投資邏輯,導緻美股科技股出現了大幅下跌。而與之相反,A股和港股的科技股則出現了大幅上漲。春節長假之後,港股的恆生科技指數大幅回升,而A股的人形機器人板塊延續了節前的強勢走勢,繼續上攻。

人形機器人是AI最好的應用之一。之前我多次講過這個投資邏輯:在晶片半導體方面,特別是高階晶片方面,受到美國卡脖子的影響,我們可能會有一定的劣勢;在AI大模型方面,美國也走在了前面,但我們可能會透過DeepSeek等優質模型實現彎道超車。在應用方面,我們有巨大的優勢,因為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最大的消費市場。就像當年網路不是在我國產生,但我們很快就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網民,將網路和消費結合,產生了一批偉大的公司,這些網路巨頭改變了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方式。

前海開源滬港深聚瑞基金四季報已經披露,重點佈局的就是恆生科技指數的一些互聯網巨頭,過去一年表現突出。現在AI出現了,AI和消費結合最好的形式就是機器人。連芒格在生前都曾說過,他到比亞迪企業參觀,看到了很多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程度比較高,這就是中國高端製造的優勢。現在從工業機器人到人形機器人,從工廠到家庭,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去年年底我就跟大家講了人形機器人等AI板塊的投資邏輯,現在已經被驗證了。

前海開源在前瞻性佈局上一直具有比較大的特色,就像2021年前海開源提前佈局了新能源板塊,兩隻持倉新能源的基金產品在當年業績排名靠前。然後在2016年人民幣貶值的背景下,前海開源基金佈局了業界首支黃金股基金-前海開源金銀珠寶混合基金。2019年前海開源基金又佈置了業界首支主動型中藥基金-前海開源中藥。這些前瞻性的佈局為相關的基金持有人創造了比較好的回報。

很多人說今年是人形機器人爆發元年,特斯拉機器人產品迭代迅速,可望為全球機器人市場帶來鯰魚效應,激發人形機器人玩家的火力。在車端與機器人端零件共同性較高的前提下,疊加大廠入局,加上技術迭代、政策催化的加持,人形機器人發展可望持續推進,2025年可望成為量產元年。

與當年新能源車相比,機器人產業鏈的廣度和深度可能更為豐富和龐雜,但投資的難度也更高,波動性可能也比較大。但華爾街有一句名言:「模糊的正確大於精確的錯誤。」抓住國內機器人蓬勃發展的機遇,特別是在春晚上宇樹科技的機器人跳起了秧歌,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高端製造的巨大優勢,具有明顯的特徵。

黃仁勳最近多次預告英偉達在通用人形機器人關鍵技術上“近在眼前”,今年上半年預計將推出JetsonThor,這是新一代用於人形機器人的緊湊型電腦。全球主要的大型科技玩家紛紛湧入機器人板塊,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訊號,這也是一個機會。大膽預計A股的人形機器人板塊可能是今年全年的投資主題。

回到大盤,當前市場經過一段時間調整後正在醞釀第二波上攻。在去年9月24日政策轉向之後,市場出現了第一波放量暴漲,市場趨勢一旦形成,短期內不會出現趨勢改變。2025年預計將醞釀牛市的第二波、第三波行情,春節之後已經悄悄啟動。

本週新能源汽車板塊突然爆發,某新能源汽車龍頭股在周四衝擊漲停,激發了新能源汽車板塊的投資熱情。新能源汽車經過三年的調整後也逐步開始出現趨勢性上漲。前海開源清潔能源基金重點佈局的是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等產業的龍頭股,可能會迎來較好的反轉機會。

整體來看,現在大盤正處於第二波上漲行情的初期,建議投資者堅定信心,保持耐心,一方面抓住人形機器人板塊的機會,另一方面抓住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基金等方面的機會,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2025年的市場投資機會有望增多,政策力度還會不斷加大,投資信心會逐步恢復,這將吸引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大轉移,從而為資本市場帶來更多的增量資金。以往居民儲蓄大轉移的方向主要是樓市,但樓市現在的調控目標是止跌回穩,很難產生大的賺錢效應,這樣的話居民儲蓄轉移的方向就會逐步轉向資本市場。在春節前,多個部門聯合印發了支持中長期資金入市的舉措,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政策利好,有利於推動本輪行情不斷走向深化。2025年的行情可望延續多頭市場趨勢,可能會超出許多人的預期。

(作者為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

審核TradingKey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