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美股史詩級反彈,納指飙升12%,風暴來臨前最後瘋狂?

財華社2025年4月10日 06:37

美東時間4月9日,持續下跌的美股市場在盤中突然迎來了歷史級暴漲,其中納指最終勁升12.16%,創史上第二大單日漲幅,標普500指數飙漲9.52%,道指也大漲7.87%。

有意思的是,歷史性暴漲行情並不是一件好事,多數情況下出現在熊市之中,以及預示著更大風險或在醞釀。

美股最大的單天漲幅出現在2001年1月3日,也就是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後,美國經濟即將進入深度衰退之時。此外,還出現在2001年4月美國衰退迹象逐步顯現、2008年雷曼倒閉之後以及2020年3月的新冠疫情期間。

與歷史性暴漲行情一致,美股明星科技股也迎來暴漲。

昨夜,蘋果(AAPL.US)飙升15.33%,重奪「股王」寶座;前期跌勢慘烈的特斯拉(TSLA.US)則狂漲22.69%;英偉達(NVDA.US)亦收漲18.72%;此外,微軟(MSFT.US)、亞馬遜(AMZN.US)等多股漲逾10%。

盤中美股突然迎來大幅飙升有著消息面的刺激。

據悉特朗普叫停了已於4月9日生效的全面對等關稅,已實施為期90天的暫停措施,並進行貿易談判,但仍保留了對全球範圍内所有進入美國的商品徵收10%的基準關稅(已於4月5日起生效),並對特定行業繼續徵收關稅,同時暗示未來可能會徵收更多。

不過,白宮官員稱,3月12日生效的25%鋼鋁關稅以及4月2日生效的25%汽車及零部件關稅仍然有效。而符合美墨加協定的汽車零部件將繼續維持零關稅。

特朗普還在隨後的講話中表示:「已在短期内暫停徵收關稅。人們對關稅有些擔憂。我們將為每個人提供公平的交易,將與各方達成協議。現在債券市場運行的很好。汽車制造商正因關稅而湧入美國。我正在關注債券市場。昨晚人們普遍開始感到不安。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審視一些公司的運行狀況。關於關稅,我們必須具備靈活性。將會考慮豁免一些美國公司。」

就是在特朗普反復無常的關稅政策之下,全球第一大資本市場變得上蹿下跳,活成了「妖股」的模樣。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暫停全面對等關稅,美股市場迎來顯著回升,但依然有一些機構和業内人士對美國經濟前景和美股市場走勢存在疑慮。

4月9日,美聯儲在官網發佈了3月貨幣政策會議的紀要。紀要顯示,美聯儲政策制定者在上月的會議上幾乎一致認為,美國經濟面臨通脹上升和增長放緩同時出現的風險,也就是所謂的滞脹。因此,美聯儲決定繼續暫停降息

花旗經濟學家Andrew Hollenhorst則認為,美國暫停對大部分貿易夥伴徵收所謂的對等關稅,並不意味著美國經濟已經避免了放緩和通脹上升。在對等關稅暫停90天期間内仍生效的10%基準關稅,以及針對特定行業的關稅,仍使美國的有效關稅稅率比今年年初的水平提高約21個百分點。貿易的不確定性將持續存在。

傳奇投資人、「債券天王」比爾·格羅斯則在X上向市場抛出靈魂拷問:「你願意持有價格取決於美國總統有沒有睡個好覺、一早醒來有沒有推翻昨天政策的高波動美國股票嗎?」

洪灏在最新文章中指出,回溯歷史,昨夜美股這樣的盤面出現的時間點全部都在美股極端的熊市中。簡而言之,熊市多暴漲,期間出現的史詩級單天漲幅更多的是熊市的確認,而非牛市的開始。昨夜美股成交量再創歷史新高,這是過去幾個交易日第三次創出的歷史新高。這也和熊市底部特徵不太相符。」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掀起的是關稅風暴,但特朗普真正在意的是美國在貿易中不能產生逆差,因此即使是實現對等零關稅,也無法真正解決美國的貿易逆差問題。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副教授託馬斯·桑普森(Thomas Sampson)日前就指出,關稅不會消除美國貿易逆差的潛在宏觀經濟驅動因素。

桑普森表示:「只要美國沒有足夠的儲蓄來為自己的投資融資,就必須從世界其他地區借錢,而這就要求美國出現貿易逆差,關稅不會改變這種邏輯。」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全球資本市場緩了一口氣,但在特朗普變幻莫測的政策之下,投資者依然不應太過樂觀,風險隨時會再度重來。

審核TradingKey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

推薦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