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TradingView
- Unity 是領先的即時 3D 內容創作平台,但因過去經營政策的失誤,如失敗的 Runtime Fee 收費政策,如今在營收上面臨挑戰。
- Unity 6 的推出以及由人工智慧驅動的 Vector 平台旨在提升其市場份額和廣告投放效率。然而,在轉型過程中,該公司仍需克服技術和資金方面的障礙。
- 從財務角度來看,Unity 目前估值較低,但隨著遊戲廣告業務預計將復甦以及人工智慧商業化進程的緩慢推進,2025 年其估值有 15% 至 20% 的上升空間。
TradingKey - Unity Software(NYSE: U)成立於 2004 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是全球領先的即時 3D 內容創作與營運平台。公司透過提供跨平台遊戲引擎、工具鏈及雲端服務,涵蓋遊戲開發、汽車、建築、影視等多個領域,服務超過 250 萬的開發者。作為業界標準引擎,截至 2025 年 3 月,Unity 平台支撐著全球 73% 的頭部手機遊戲(包括像《王者榮耀》和《原神》這樣的標誌性遊戲)、60% 的 VR/AR 內容以及 90% 的微軟 HoloLens 應用,遊戲引擎護城河地位穩固。其生態系橫跨 iOS、Android、Windows 等諸多平台,以及蘋果 Vision Pro 等新興空間運算裝置。其技術生態深度整合 AI、VR/AR 及元宇宙應用,形成獨特的競爭障礙。
与传统软件公司不同,Unity 通过 “引擎 + 生态” 双轮驱动模式,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开发者粘性与数据资产。例如,其 AI 驱动的内容生成工具(如 Unity Muse)可显著提升开发效率,而云服务(如 Unity Runtime)则支持实时内容更新与跨平台部署。相比 Epic Games 的 Unreal Engine(侧重高端图形渲染),Unity 更注重易用性、跨平台兼容性及全行业渗透,尤其在移动游戏和新兴领域(如工业元宇宙)具备先发优势。
Grow Solutions業務是透過廣告、用戶獲取(UA)工具和數據分析,幫助遊戲擴大用戶基數。 2023Q4公司營收達暴增424.77%,主因收購IronSource後廣告業務整合及疫情期間遊戲業買量需求激增。 2024Q4營收降至12億美元,年比-9.64%,因公司的Runtime Fee政策失敗:2023年9月按安裝量收費引發開發者抗議,導致客戶流失。 2024全球手遊廣告支出下滑,以及公司啟動廣告平台向AI驅動的新系統Unity Vector遷移,短期造成客戶觀望與收入延遲。
Create Solutions 主要為開發者提供創建即時 3D 內容的工具和平台,如遊戲開發引擎、汽車、影視動畫與建築設計等。 2023 年第四季度,Create Solutions部門因疫情紅利,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 47%。但2024年Q4,Runtime Fee收費政策以及Unity版本相容性問題影響,導致Create Solutions部門全年營收下降28.5%。
時期 (TTM) | 24 年 12 月 31 日 | 24 年 9 月 30 日 | 24 年 6 月 30 日 | 24 年 3 月 31 日 | 23 年 12 月 31 日 | 23 年 9 月 30 日 | 23 年 6 月 30 日 |
成長解決方案 | 1.20B | 1.21B | 1.27B | 1.31B | 1.33B | 1.26B | 906.36M |
增速YoY | -9.64% | -3.81% | 40.10% | 131.75% | 424.77% | - | - |
創作解決方案 | 614.15M | 752.15M | 793.68M | 836.01M | 859.38M | 767.38M | 707.11M |
增速YoY | -28.54% | -1.99% | 12.24% | 31.68% | 52.39% | 64.70% | 67.95% |
來源: TradingKey, SEC Filings
Unity在2023年9月推出“Runtime Fee”收费政策(根据使用软件的下载次数向开发者收取浮动的费用)后,客户(年支出超10万美元)的数量持续流失,2023年Q3至2024年Q4期间降幅达6%。同期,净扩张率从106%骤降至96%,表明现有客户的增购或续费意愿显著下降。这一趋势与收费政策引发的开发者抗议直接相关。具有争议的收费政策使得大量独立工作室和中小厂商转向Godot、Unreal Engine等替代引擎以规避风险。
財報期 | 24 年 12 月 31 日 | 24 年 9 月 30 日 | 24 年 6 月 30 日 | 24 年 3 月 31 日 | 23 年 12 月 31 日 | 23 年 9 月 30 日 | 23 年 6 月 30 日 |
支出超 10 萬美元的客戶數量 | 1.25K | 1.24K | 1.25K | 1.24K | 1.30K | 1.32K | 1.33K |
增速YoY | -3.83% | -6.19% | -5.71% | 2.39% | -2.69% | 23.16% | 22.58% |
美元的淨擴張率 | 96.00% | 94.00% | 96.00% | 101.00% | 104.00% | 102.00% | 106.00% |
增速YoY | -7.69% | -7.84% | -9.43% | -5.61% | -10.34% | -8.11% | -12.40% |
來源: TradingKey, SEC Filings
2024年,Unity公司取消 Runtime 收費模式,並計劃於 2025 年1 月起對訂閱方案採用基於席位的定價收費模式。新模式中 Unity Pro 和Unity Enterprise 相關產品定價將上調(Pro版上調8%,企業版25%);新收費模式相較於先前的收費模式更加固定且預測性更強,因此我們認為此舉,注重信任修復,可能幫助公司吸引更多的用戶回流與營收提升。
2024 年 10 月Unity發布升級產品Unity 6,包含端對端多人遊戲工作流程、動態 AI、對行動 Web Runtime 的增強支援等功能,並具備更強的穩定性和更快的渲染速度。自發布以來,已有近 38%活躍用戶進行遷移。與市場上其他主流遊戲引擎比較(如Unreal Engine、Cocos、Godot),Unity 6的XR與雲端遊戲技術累積深厚,工業應用場景(如汽車、建築)拓展空間大,AI工具鍊或成差異化競爭力。
維度 | Unity 6 | Unreal Engine | Cocos | Godot |
技術路線 | 高效能跨平台、工業級 3D 與 XR | 頂級3D渲染、影視級即時渲染 | 輕量化 2D/3D、小遊戲優化 | 開源靈活、輕量級 2D/3D |
用戶基礎 | 中大型團隊、手遊 / XR / 工業開發者 | AAA工作室、影視/汽車/建築業開發者 | 中小開發者、國內小遊戲市場 | 獨立開發者、教育機構 |
收費模式 | 訂閱制(Pro/Enterprise 分層) | 5%分成製(收入>100萬刀)+非遊戲訂閱費 | 開源免費 + 加值服務 | 完全免費 |
發展前景 | XR / 雲端遊戲引領者,工業應用拓展 | XR/雲端遊戲引領者,工業應用拓展 | 小遊戲生態深化,3D 能力突圍 | 開源社群驅動,輕量化場景滲透 |
來源: Unity, Cocos, Godot, Tradingkey
2025年,北美遊戲廣告市場正接近產業谷底,而 Unity 6 的迭代鞏固了其市場份額。根據 Global Market Insights 的數據顯示, 預計至2032 年年全球遊戲引擎市場空間為 場空間為 50 億美元,CAGR 為 10%,增長動能主要來自: 1) AR 和 VR技術的發展; 2)遊戲的技術進步; 3) 3D 手機遊戲開發的逐漸增長。
來源:Global Market Insights
Unity 推出Vector利用AI预测用户行为,优化广告投放效率,目标将广告收益率提升20%。该平台整合Unity生态数据,可动态匹配高价值玩家与广告主,其核心优势在于通过整合 Unity 生态数据与自学习 AI 模型,显著提升广告定向精度与受众规模。公司表示将于 1QFY25 末将广告业务全面迁移至新平台,虽然项目收益需逐步释放且初期需打磨稳定性。
Vector 利用 Unity 生態系統資料和自學習人工智慧模型,優化效能,增強目標定位精準度,擴大受眾規模,即時適應市場變化,但業務具有迭代性,初期不會立即帶來收益。短期需承擔遷移成本(2025Q1利潤率或壓縮至16%),且AI模型需時間訓練,效果驗證需至2025年Q3。 Unity生態中近50億的DAU是公司重要資產,這使得廣告新模型表現值得期待。
季度 | 2024 年第四季 | 2024 年第三季度 | 2024 年第二季度 | 2024 年第一季 | 2023 年第四季 | 2023 年第三季度 | 2023 年第二季度 | 2023 年第一季 |
營收 (mn) | 457.1 | 446.52 | 449.26 | 460.38 | 609.27 | 544.21 | 533.48 | 500.36 |
增速YoY | -24.98% | -17.95% | -15.79% | -7.99% | 35.10% | 68.55% | 79.60% | 56.30% |
研發支出(mn) | 215.97 | 215.2 | 208.94 | 239.73 | 226.29 | 240 | 267.96 | 280.48 |
增速YoY | -4.56% | -10.33% | -22.03% | -14.53% | -17.45% | -3.37% | 24.08% | 26.89% |
研發支出佔比 | 47.25% | 48.19% | 46.51% | 52.07% | 37.14% | 44.10% | 50.23% | 56.06% |
來源: TradingKey, SEC Filings
Unity也為Meta Quest(70%應用基於Unity)和GoogleAndroid XR提供開發支持,瞄準AR/VR硬體成長(2024年全球出貨量1,200萬台)。 Unity需持續投入AI/XR(研發佔68%),2025年淨虧損或維持6億美元以上,獲利拐點或延遲至2026年。
Unity 與 AppLovin 代表了遊戲技術生態中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範式。 Unity 是開發人員使用的頂級遊戲引擎之一,AppLovin 是廣告和用戶獲取工具的頂級提供者之一。他們一起可以控制行動遊戲生態系統的很大一部分。 Unity 憑藉其跨領域的即時 3D 引擎技術和 AI 驅動工具,在遊戲開發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並積極拓展工業和擴展現實(XR)市場。而 AppLovin 則是以數據為核心的廣告專家,擅長行動廣告優化,並透過從歸因到遊戲發行的閉環生態系統建立競爭壁壘。其 AI 優先策略和高毛利廣告業務帶來短期成長動力。
維度 | Unity | AppLovin |
數據閉環能力 | 依賴引擎內使用者行為數據,但廣告歸因工具缺失 | 整合調整(歸因)、最大限度(競價)、自營遊戲(使用者畫像),形成完整資料鏈 |
技術迭代效率 | 統一向量遷移成本高,反應延遲200毫秒 | 天軸2.0即時競價延遲僅50毫秒,演算法動態優化速度產業領先 |
商業化能力 | 依賴運轉時費分成(爭議後調整為2.5%收入分成) | 高毛利率(73% 息稅折舊攤提前利潤利潤率)的差價抽成模式,利潤池可擴展性強 |
市場擴張 | 嘗試X射線/工業數位化,但非遊戲收入佔比不足5% | 從遊戲廣告向電商/中視領域滲透,2024年年非遊戲收入佔比達10% |
來源:Unity、Applovin、Tradingkey
AppLovin 已成為遊戲領域最重要的公司之一,但由於缺乏可用的用戶級數據,在後 IDFA 時代經營廣告網路和聚合平台非常困難。如果 AppLovin 收購 Unity,合併後實體將控制遊戲產業鏈關鍵節點(開發工具、廣告平台、使用者資料),形成類似Epic(Unreal引擎+Epic Games Store)的生態。它可以提供完整的軟體包,激勵開發人員整合各種工具和產品,為 AppLovin 提供第一方數據,優化AXON演算法,實現廣告ROI提升,隨著 AppLovin 變現解決方案的收入和盈利能力的提高,他們可以降低 Unity 遊戲引擎和分析的價格,以鼓勵開發者採用和粘性。
2022年8月,AppLovin曾提出以175.4億美元全股票收購Unity,但被Unity董事會拒絕。若當時接受,Unity股東以55%股權比例計算,當前價值將超530億美元(基於AppLovin當前市值),而Unity目前市值僅86億美元,且Unity獨立發展前景不夠明顯,若被收購可為股東提供高溢價退出管道。
從2024年最新一期財報表現來看,Unity的Q4虧損開始收窄,成本優化,全年獲利優於一致預期,主要受強勁的季節性需求和產品性能提升推動。但管理層指引較為謹慎,預計25Q1營收年減5%,反映廣告遷移過渡期的成本成長。
管理層將2025年定位為“轉型過渡年”,主要透過Unity 6引擎提價與工業場景滲透,以及AI廣告平台Vector商業化落地來重新提升公司的成長性。若期待Vector能複製AppLovin的AXON引擎成長路徑,公司仍面臨相當的技術困難與資本壓力。若與Applovin合併,則Unity能實現100%左右的股權溢價,但從新上任的管理層公開表態「技術穩定性優先」來看,公司更願意透過內生緩慢增長以證明自身價值。
從估值角度來看, Unity自上市以來難以獲利,EV/Sales僅5.4倍,大幅低於產業平均水平,且相對自身歷史分位數也處於極低水準(30%)。在2025年,我們預測全球遊戲廣告業務復甦和公司AI商業化進度緩慢恢復,則Unity的估值對標工業軟體(如Altair、ANSYS)和遊戲引擎公司的較悲觀情景水平,這意味著對應當前市場價格($17/股)今年仍有15-20%修復空間。
代码 | U | APP | ALTR | CFLT | KVYO | Mean |
公司名 | Unity Software Inc. | AppLovin Corporation | Altair Engineering Inc. | Confluent, Inc. | Klaviyo, Inc. | - |
P/E | 33.97 | 41.07 | 81.73 | 75.07 | 59.63 | 58.29 |
PS | 4.71 | 22.47 | 14.11 | 8.85 | 9.38 | 11.90 |
EV/Sales | 5.46 | 23.27 | 13.95 | 8.35 | 8.73 | 11.95 |
Price/Cash Flow | 27.98 | 50.86 | 62.22 | 264.54 | 54.31 | 91.98 |
營收增速 (YoY) | -17.10% | 43.44% | 8.66% | 24.03% | 34.29% | 18.66% |
營收增速 (FWD) | -3.57% | 28.60% | 8.15% | 21.72% | 26.60% | 16.30% |
來源: TradingKey, SEC Fil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