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QCOM.O)於北京時間 2025 年 2 月 6 日上午的美股盤後發佈了 2025 年第一財年報告(截止 2024 年 12 月),要點如下:
1、整體業績:收入&利潤,繼續增長。高通在 2025 財年第一季度(即 24Q4)實現營收 116.7 億美元,同比增長 17.5%,好於市場預期(109.3 億美元)。公司本季收入增速繼續增長,主要受益於 QCT 業務中的手機、汽車及 IoT 等業務全面回暖;$高通(QCOM.US) 在本季度實現淨利潤 31.8 億美元,同比增長 14.9%,好於市場預期(30.4 億美元),增長主要來自於業務回暖的推動。
2、各業務細分:核心業務繼續回暖。手機業務仍然是公司各業務中的最大的一項,佔比超過六成。在公司推出新品和安卓類客戶出貨回升的帶動下,本季度手機業務維持兩位數增長。此外,汽車及 IoT 的增長也都實現超預期增長,主要是受智能座艙、AI PC 及 XR 等相關需求提升的帶動。
3、高通業績指引:2025 財年第二季度(即 25Q1)預期收入 103-112 億美元(市場預期 103.52 億美元)和調整後利潤爲每股 2.7 美元至 2.9 美元(市場預期的 2.68 美元)。
海豚君整體觀點:高通本次財報數據還不錯,但後續交流中有所隱憂。
公司本季度的營收端和淨利潤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也都達到了市場預期,這主要是受手機、IoT 及汽車等業務全面回暖的帶動。
受益於 2025 年 1 月開始的中國補貼政策,高通對下季度預期的營收和 non-GAAP 每股收益也都不錯,兩項都達到了市場預期。雖然營收和每股收益環比有所回落,但這主要是受季節性因素影響。
高通此前與 ARM 的糾紛也取得了部分裁決,判定高通未違反授予 Nuvia 的架構許可,且高通現有的與 ARM 的架構許可允許其繼續開發通過收購 Nuvia 獲得的定製核心,這也將有利於公司相關業務的開展。
在行業面回暖及補貼政策的影響下,公司的手機產品和消費電子類產品等有望繼續維持增長。此外,AI PC 和主流廠商合作的深入,也將給公司帶來新的增量。整體來看,公司 2025 年的業績有望保持向好的趨勢。
然而在盤後公司股價出現下滑,海豚君認爲主要受財報後電話會交流等因素的影響。公司管理層談到:
1)“對整體市場的假設是,出貨量同比持平或低個位數增長,在沒有考慮中國補貼和 AI 換機潮等情況下”。從中看出公司對手機行業的整體預期相對偏低,影響公司相應業務的增速;
2)“公司與大客戶(蘋果)的調制解調器業務(基帶業務)當前的協議只是到 2026 年。如果假定後續不合作,該部分收入就爲 0”。結合行業面及公司資料,海豚君推測蘋果大約爲高通貢獻了 10-20% 的收入。如果相關合作停止,將直接影響高通的 QCT 業務。
雖然公司本次財報及下季度預期都還不錯,但管理層透露 “較低的手機市場預期和基帶業務的或有變動”,都將直接影響高通中長期業績的預期,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對公司的信心。
以下是海豚君對高通財報的具體分析:
高通在 2025 財年第一季度(即 24Q4)實現營收 116.69 億美元,同比上升 17.5%,好於市場預期(109.3 億美元)。公司本季度收入端繼續回暖,主要得益於智能手機、汽車及 IoT 業務的全面回暖帶動。
高通在 2025 財年第一季度(即 24Q4)實現毛利 65.08 億美元,同比增長 15.7%。
其中公司在本季度的毛利率爲 55.8%,同比下滑 0.8pct,符合市場預期(55.8%)。公司毛利率仍處於相對低位,但隨着手機及相關下游市場的回暖,公司毛利率有望迎來回升。
高通在 2025 財年第一季度(即 24Q4)的存貨有 63.03 億美元,同比略增 0.9%。結合過往數據看,海豚君認爲公司的存貨端已經改善。近兩個季度的小幅回升,主要是公司對新品備貨的增加,整體經營面仍然向好。
高通在 2025 財年第一季度(即 24Q4)的經營費用爲 29.53 億美元,同比增長 8.4%。由於收入增速更快,公司本季度經營費用率繼續下滑至 25.3%。
具體費用端情況,拆分來看:
1)研發費用:本季度公司的研發費用爲 22.3 億美元,同比增長 6.4%。作爲科技公司,研發費用仍是公司投入的最大項,本季度研發費用率下滑至 19.1%;
2)銷售及管理費用:本季度公司的銷售及管理費用爲 7.23 億美元,同比增長 15.3%,銷售等費用情況與營收情況有一定相關性。
高通在 2025 財年第一季度(即 24Q4)實現淨利潤 31.8 億美元,同比增長 14.9%,好於市場預期(30.43 億美元)。本季度淨利率 27.3%,盈利能力略有回落。
在剔除投資收益等非經營性的影響後,公司本季度的經營面利潤同比和環比均有兩位數的提升。主要是在下游領域逐漸回暖的帶動下,公司經營面逐漸向好。
從高通的分業務情況看,本季度 QCT(CDMA 業務)仍是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佔比達到 86.4%,主要包括芯片半導體業務;其餘的收入則主要來自於 QTL(技術授權)業務,佔比在 13.2% 左右。
高通本季度的主要增長,來自於 QCT 業務的帶動,其中手機、汽車和 IoT 業務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
QCT 業務是公司最重要的部分,具體細分來看:
高通的手機業務在 2025 財年第一季度(即 24Q4)實現營收 75.74 億美元,同比增長 13.3%,好於市場預期(70 億美元)。本季度的增長,主要來自於新推出的驍龍 8 Elite 平臺行業領先性能的推動,安卓高端機型的銷量和產品附加值均有所提升。
本季度安卓高端機型銷量增加,是由於終端消費者對近期推出的旗艦智能手機需求增強,以及三星 Galaxy S25 系列手機全球市場份額的提升。。
從行業數據看,2024 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爲 3.32 億臺,同比增長 1.7%。雖然手機市場出貨量的整體增速相對有所回落,但公司的主要客戶在本季度表現還是不錯的。
安卓品牌中的 VIVO、小米等廠商在本季度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尤其是 VIVO 在經歷產業鏈去庫存等影響後,本季度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 12.4%。新品出貨和相關客戶的回暖表現,推動公司手機業務實現兩位數增長。
受中國補貼等政策的推動,公司預期下季度手機業務的收入同比仍將增長 10%,繼續維持回暖的趨勢。
高通的汽車業務在 2025 財年第一季度(即 24Q4)實現營收 9.61 億美元,同比增長 60.7%,好於市場預期(9.02 億美元)。汽車業務是公司主要業務中增速最快的一項,已經連續第六個季度創新高。隨着汽車製造商採用公司的高性能、低功耗計算和連接芯片,爲消費者帶來下一代體驗,新推出車輛中的相關產品內容持續增加,推動了這一增長。
在 CES 展會上,高通積極與多家企業建立新合作關係。與 Ops、Alpine、Amazon、Google、Leapmotor、Mahindra 和 Hyundai Mobis 等合作,利用驍龍數字底盤解決方案推動車內人工智能和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的發展;還與 Panasonic Automotive Systems、Garmin 和 DCSV 等一級供應商擴大合作,採用驍龍 Cockpit Elite 平臺,爲軟件定義汽車帶來先進智能技術,提升用戶體驗
在汽車智能化等需求的推動下,公司預期下季度的汽車業務仍將有 50% 的增長。
高通的 IoT 業務在 2025 財年第一季度(即 24Q4)實現營收 15.49 億美元,同比增長 36.1%,好於市場預期(13.94 億美元)。在經歷低谷後,公司的 IoT 業務迎來連續增長。
高通的 IoT 業務主要包括消費類電子產品、邊緣網絡類和工業類產品。而從公司財報看,公司本季度得益於公司推出的新產品,這些產品採用行業領先的處理器,並在消費、網絡和工業領域具備設備端人工智能能力。
當前公司的 IoT 業務收入主要由消費電子類產品、邊緣網絡類和工業類產品構成。此外,公司也將 AI PC 類產品放於 IoT 業務中。驍龍 X 系列平臺已有超 80 款設計在產或開發中,目標到 2026 年商業化超 100 款,覆蓋華碩、宏碁、戴爾、惠普和聯想等領先 OEM 廠商。在市場份額方面,12 月驍龍 X 系列在美國零售市場超 800 美元 Windows 筆記本中佔比超 10%。AI PC,也有望爲公司帶來新的增量。
在消費電子等需求回暖及 AI PC 增長的帶動下,公司預期下季度 IoT 業務有望實現 15% 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