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楊德龍:2025年A股和港股可望延續本輪多頭市場行情

楊德龍2024年12月20日 12:47

接近2025年,隨著行情逐步展開,佈局2025年的投資重點可以從政策層面進行掌握,同時結合經濟轉型可能帶來的一些變化。在貨幣政策方面,央行可能繼續降息、降準支持經濟復甦,採取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維持低利率環境和流動性合理充裕。在財政政策方面,除了財政部已經推出的10兆化債計畫減輕地方政府還本付息的壓力外,預計還會採取更多舉措,例如透過發行中長期國債支持投資和消費增長,帶動內需,實現全方位成長。

從經濟成長角度來看,傳統產業成長率已放緩,特別是房地產產業鏈難有較大成長,但消費、新能源、科技等產業是經濟轉型的受益產業。在行情確立了牛市後,券商作為行情的風向標,也會表現較好。因此,2025年全年來看,投資人可以關注被錯殺的優質股票抓住機會。

2024年消費表現相對較差,受到居民收入放緩的影響,消費品成長率較低,品牌消費品股價也有所回落。 2025年提振消費將成為重要的政策抓手,包括提高居民收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創造更好的消費環境以提高消費成長率。這是2025年重要目標之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九大任務中,第一條即是提升消費,全方位拉動需求,這顯示2025年消費將有一定增長,對品牌消費品股價回升有利,可能帶來一定的賺錢效應。

從獲利能力來看,品牌消費品的獲利能力強於許多其他產業,且估值已跌至歷史平均估值以下,具備低位特質。因此在2025年,品牌消費品是值得關注的方向。巴菲特鍾愛消費品,從其投資持股可見,大部分股票與消費相關。消費產業往往能夠穿越經濟週期,特別是龍頭消費企業在經濟週期上行後獲利快速創新高,股價也可能創出新高。因此,2025年佈局優質消費股是重要的投資方向之一。

港股在2025年可能延續多頭趨勢,其估值低於A股,處於全球主要資本市場的估值窪地,外資流進、流出較為便利,屬於自由市場。因此,2025年歐美股市見頂回落風險加大時,可能吸引部分外資流入港股。同時,港股通也可能吸引南下資金配置港股。居民儲蓄轉移不僅為A股帶來增量資金,也為港股市場提供增量資金。透過買入滬港深基金或港股通購買優質港股股票,可能成為2025年居民投資的重要方向。

在美股出現見頂風險之後,一些國際資本會重新尋找機會,這將為港股帶來新的增量資金。目前恆生指數在2萬點附近震盪,估值也處於歷史平均估值之下,在2025年具備估值回升機會,特別是在政策利好不斷出台、經濟成長企穩回升的背景之下,港股在2025年也值得期待。

從產業和板塊來看,港股市場中高股息板塊和恆生科技指數成分股值得關注。一方面,高股息類股因A、H股價差較大,在港股市場的股息率更高、估值更低,具有較大配置價值;另一方面,恆生科技指數包含的科技互聯網公司等成分股,在經歷數年調整後,股價處於相對低位,往往恆生科技指數成交量佔恆生指數大部分成交量,成交活躍,從經濟轉型的角度來看,科技互聯網也是經濟轉型受益的方向之一,因此在2025年可以重點關注此方向。

國際金價在2025年的波動可能加大,2024年黃金價格上漲約30%,累積了大量獲利盤,2025年出現波動較為正常。但黃金價格上漲的長期邏輯並未改變,即聯準會持續擴表、美國政府高負債背景下,黃金以美元計價的長期趨勢向上。如果2025年金價回落較多,可能帶來新的佈局機會,佈局黃金是對沖組合風險的重要手段。

在國際局勢動盪的背景下,避險情緒增強,黃金作為避險資產需求增加。包括中國央行在內的多國央行近年來大量增持實體黃金,這也是推動金價上漲的潛在動力。增持黃金提高了我國外匯存底中實體黃金的佔比,也提高了人民幣的含金量,對人民幣國際化是有利的。

2025年美股可能面臨一定的見頂回落風險。過去兩年領漲的美國七大科技股已顯現估值泡沫,對AI未來應用能否達到預期仍存疑。因此,2025年美股波動可能加大,甚至可能見頂回落。投資人需規避高溢價的美股ETF風險。

巴菲特在過去5次大幅減持美股後,半年內美股均出現回落。這次也可能不例外,巴菲特堅定價值投資策略,投資一貫堅持保守投資風格,一旦看到投資品種出現較大泡沫,它會通過減倉來進行避險;在市場大跌時以救世主身份入市。巴菲特能夠在美股60年的投資過程中屹立不倒,實際上與他一貫的保守策略有關。巴菲特廣為人知的一句話是:「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這次巴菲特大量減持美股,顯示他在市場貪婪時已經感到恐懼,這會帶給投資者很多啟示。

(作者為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

審核TradingKey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

推薦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