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智駕迎來「嚴監管」,過度營銷該「刹車」了!

財華社2025年4月17日 06:08

消息面,4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組織召開會議,會議圍繞《關于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討論,聽取汽車生產企業落實情況及建議。

會議強調,汽車生產企業要深刻領會《通知》要求,充分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不得進行誇大和虛假宣傳,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切實擔負起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切實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安全水平。

分析人士認為,這次會議相當于給車企上「緊箍咒」,智駕的過度營銷或面臨刹車,會議也體現出監管部門的態度。

2025年被全球汽車行業公認為「智駕元年」。

各家車企紛紛推出智駕功能,卷王比亞迪(002594.SZ)甚至祭出智駕平權,宣佈旗下「天神之眼」智駕系統覆蓋全系車型,從售價百萬的仰望U8到6.98萬元的海鷗智駕版。「智能化」已成為新能源汽車下半場競爭的關鍵「門票」,屬于兵家必爭之地,這已是行業共識,哪家車企如果沒有智駕系統上車,絕對是上不了台面。

然而,伴隨著智能駕駛站上風口,各種營銷亂象頻出。

不少車企品牌為了吸引消費者,片面強調自家智駕技術的先進和安全,在一些智駕宣傳中出現「準L3」「L2.9」「L2PRO」類似的術語,這些表述並非官方標準,純粹是車企為突顯技術優勢自創的營銷概念。

業内人士指出,目前的高階智駕屬于L2+,不管如何「+」,仍是「輔助駕駛」的產品屬性。由于感知能力的不足,目前全球輔助駕駛系統還不能應對道路交通中所有的場景,尤其是夜間道路維修區域復雜的交通場景,存在明顯的技術短板。

各種不遺餘力的宣傳,甚至是過度營銷,或存在誤導消費者的嫌疑,導致部分消費者產生認知偏差,從而放松警惕,也給行業發展帶來諸多隱患。

此前3月29日在安徽銅陵發生的小米SU7車禍,造成了三位年輕女孩不幸離世。這次重大事故引發了公眾對于智駕安全的關注,也為狂飙的智駕行業敲響了警鍾。

事實上,早前就有部分車企老板呼籲,給智駕行業的「浮躁」氛圍降溫。王傳福曾經表示,所謂的智能駕駛就是高級輔助駕駛,别讓資本綁架技術,真正的智能駕駛沒那麽快。

在本次SU7事故發生後,理想汽車(02015.HK)創始人李想也發文稱,媒體和行業機構應統一自動駕駛的中文名詞的標準。在他看來,L2和L3什麽的用戶聽不懂,都是專業話術。李想建議統一名稱,L2=輔助駕駛;L3=自動輔助駕駛;L4=自動駕駛;L5=無人駕駛。

目前,政策層面再度發力,智駕過度營銷被「點了一腳刹車」。

有專家表示,車企應該堅守安全的紅線,在宣傳智能駕駛技術時,應該全面、客觀地介紹系統的功能以及局限性。長遠來看,嚴監管將有利于智駕技術的健康發展,畢竟,安全才是最大的豪華。

審核TradingKey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

推薦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