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朗普抛出的「關稅炸彈」,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蕩。
這一單邊保護主義舉措不僅導致跨國資本倉皇出逃,更在外匯市場掀起驚濤駭浪,促使投資者重新審視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避險價值。
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美元長期以來被視為投資者的避險資產,尤其在國際借貸、支付和貿易中佔據主導地位。當美元升值時,美國出口商品更加昂貴,而進口商品則相對便宜;當美元貶值時,雖能短期刺激出口,卻可能動搖國際市場對美元資產的信心根基。
這種獨特的「美元悖論」,在特朗普貿易戰背景下被無限放大。
分析師表示,隨著特朗普對全球發起關稅攻勢,其政策反噬效應正持續發酵,抑制了國際市場對美元的信心,並促使投資者在外匯交易中尋找其他機會。
美國銀行G10外匯策略全球主管兼董事總經理阿薩納西奧斯·瓦姆瓦基迪斯於近日表示,對於美元,全年依舊保持看空立場。
阿薩納西奧斯·瓦姆瓦基迪斯解釋稱,從中長期來看,美元將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壓制:一是美國在貿易摩擦中面臨的損失可能更大;二是關稅帶來的滞脹風險正引發市場擔憂。他還預測歐元最終將因特朗普的貿易政策而受益。
德意志銀行策略師Tim Baker也在研報中警告美元可能面臨「信任危機」,歐元正在成為美元的一種「替代品」。歐元區正積極採取措施提升安全資產供應、加強國防和放松財政政策,這些都增強了歐元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
根據高盛最新觀點,該行亦徹底扭轉對美元的立場,預計第一季度美元的疲軟不僅將持續,還將貫穿全年。該行因此大幅上調歐元/美元匯率預測,標志著外匯市場正經歷結構性轉變。
高盛的核心觀點是美元弱勢成為基準情景,並將此前作為風險情景的「美國經濟相對優勢消退」納入核心預測框架。高盛認為,「美國例外論」終結,此前美元強勢依賴美國「超常」的經濟表現及全球資本流入,隨著這一叙事瓦解,估值壓力開始反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