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黃金近期的走勢再次確認了其在動盪時期作為避險資產的角色,但歷史表明,白銀這種不那麼貴重的金屬可能很快就會成為焦點。
與其更著名的黃色表親相比,白銀常常被忽視,但它有一個在黃金飆升後趕上來的記錄——有時在塵埃落定後表現甚至更佳。
本週早些時候,黃金達到歷史新高,隨後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淡化貿易言論以及美聯儲的影響下略有回落。
即便如此,根據FactSet的數據,黃金在過去一年中仍上漲了約41%,本十年迄今為止的回報率為113%,相比之下標普500的回報率為78%。
隨著投資者為進一步的地緣政治和宏觀經濟衝擊做準備,黃金繼續成為尋求保護者的首選資產。
但白銀的時刻可能不會太遠。從歷史上看,白銀的漲勢往往在黃金之後出現滯後。這一趨勢主要是由於白銀的混合性質。
它具有黃金的避險特性,在通脹或危機時期具有吸引力,但在電子和太陽能等板塊也有重要的工業用途。這使得白銀對經濟週期更為敏感——在經濟下滑初期落後於黃金,但在復甦形成時可能表現更佳。
黃金與白銀比率——硬資產投資者常關注的指標——提供了一個關鍵信號。
截至週三,一盎司黃金的價格是白銀的98倍,低於本週早些時候的100倍以上。這仍遠高於30年平均值68,表明相對於黃金,白銀被低估了。
這並非該比率如此嚴重傾斜的第一次。在2020年3月COVID-19引發的市場恐慌初期,該比率達到113。在接下來的一年裡,白銀飆升了73%,而黃金僅上漲了8%。
2008年金融危機後出現了類似的模式,當時該比率在短短五個月內從53跳升至80。在接下來的一年裡,白銀上漲了81%,輕鬆超過了黃金44%的漲幅。
甚至2016年初的短暫市場恐慌也看到該比率超過80,隨後再次出現白銀強勁表現。這些先例支持了白銀在黃金極度主導期後往往最為閃耀的觀點。
全球經濟崩潰仍可能破壞這一模式,考慮到白銀的工業暴露。但在過去的衰退期間,一旦復甦開始,白銀已證明具有彈性——受到貨幣刺激和工業需求恢復的支撐。
此文章由人工智能協助翻譯。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