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Mike Dolan為路透專欄作家,以下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路透倫敦2月28日 - 投資者今年遇到了一個奇特的現象:美國股指今年迄今飄紅。如果跌勢不能證明是短暫的,那麼美國就應該警惕一個強大的負反饋循環,它可能最終削弱美國像特氟龍那樣的經濟。
事實證明,在過去三年利率大幅走高的情況下,美國的消費和經濟增長展現出驚人和令人意外的韌性。但面對股市的持久震盪,美國的消費和增長可能就不那麼 "刀槍不入 "了。
對於家庭和企業抵禦借貸成本上升的能力,一種流行的解釋是它們的資產負債表整體健康。從歷史標準來看,家庭債務相對較少,而多年來股市的大幅上漲使財富不斷增加。
儘管只有一小部分美國人直接持有股票,但這對整個經濟都很重要,因為正是這些高收入者承擔了大部分消費。穆迪上周指出,目前幾乎一半的消費支出都是由占人口10%的高收入階層所拉動的。這是一個新紀錄。
**財富效應**
美聯儲的最新統計數據凸顯了股市對這個階層和所有美國股票持有者的影響。僅在去年三季度,美國家庭持有的股票價值就增加了 3.8 萬億美元,使家庭和非營利組織的淨資產達到創紀錄的 168.8 萬億美元。
穆迪首席經濟學家贊迪(Mark Zandi)估計,"財富效應 "為去年的消費支出增長貢獻了整整一個百分點,為年度GDP增長貢獻了0.7個百分點,相當於2024年整個經濟增長的四分之一。
在一個住房擁有率高達66%的國家,房價上漲當然是一個重要因素。但股票投資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因為現在幾乎55%的美國家庭都擁有某種類型的退休賬戶。
此外摩根士丹利的數據顯示,在過去十年中,美國上市公司越來越多地向員工支付股票和現金薪酬。儘管股票薪酬在總薪酬中所占比例仍不到 10%,但 2022 年這種薪酬形式相對於公司營收的比例幾乎是 10 年前的五倍。
**從良性到惡性?**
在過去十年中,經濟表現和股市收益似乎相互促進,形成了某種良性循環。那麼問題來了,這種循環是否會發生惡性逆轉?
近年來,有關美國股市估值過度拉伸的擔憂已被多次否定,理由不一而足,有的說是人工智能異常繁榮,有的說是美國經濟 "出類拔萃",也有的說是兩者兼而有之。
然而,在一系列經濟政策變化、全球貿易戰擔憂、危險的地緣政治和科技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今年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信心確實出現了動搖。
任何一個或所有這些原因導致的經濟大幅疲軟,都很可能導致此類高價股出現更大幅度的下跌,而且這種循環可能會像上升過程中一樣自我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