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在 DeepSeek 推動的科技股上漲預期和中國政策刺激的雙重作用下,中國股票重新受到全球投資者的青睞。
高盛集團的交易員報告顯示,對沖基金上週淨買進中國股票的規模創下四個多月以來的新高,幾乎全部由多頭買進推動。富達國際表示,其對中國股票的持股已處於超配狀態。摩根士丹利的對沖基金持股報告同樣顯示,市場淨敞口接近一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買盤主要來自亞洲投資者,並以多頭持倉為主,而非空頭回補。
來源:Factset
本週,高盛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提出了一套全新的中國股市 AI 投資框架。
2 月 17 日,高盛分析師 Kinger Lau 等人在報告中指出,DeepSeek-R1 的推出,以及其他近期發布的具備全球競爭力和成本優勢的中國人工智慧(AI)模型,正在改變市場對中國科技產業的敘事,增強投資者對 AI 驅動成長及其經濟效益的樂觀預期。
高盛預計,AI 的廣泛應用將在未來十年內,每年提升中國企業的每股盈餘(EPS)2.5%。在成長前景改善及市場信心提升的背景下,中國股市的公允價值可能因此上升 15%-20%,並吸引超過 2,000 億美元的投資組合資金流入。
儘管 AI 具備推動中國經濟成長的巨大潛力,高盛同時強調,要實現股市的可持續回報,仍需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以應對宏觀經濟挑戰。
本週一,包括馬雲在內的多位知名企業家與中國國家最高領導人舉行會面。
Gavekal Dragonomics 中國研究副總監 Christopher Beddor 表示:「馬雲的出席,尤其具有象徵意義。這意味著,中國政府對科技行業的監管風暴正式畫上句號,而這場監管整頓最初正是因馬雲在 2020 年的一番言論而起。實際上,監管趨嚴的階段早已結束,但如果習近平主席親自向馬雲及其他科技企業領袖傳達‘繼續發展、做大做強’的信號,那麼市場將會明白,政府立場已經徹底轉向。」
受此提振,恆生中國企業指數週一延續漲勢,該指數上週五創下自 2022 年 2 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推動股價上行的主要動力之一是阿里巴巴集團,在香港上市的股票自 1 月 13 日以來已累計上漲約 60%。騰訊控股也正在快速追趕,該股週一大漲 7.8%,此前騰訊宣布將把 DeepSeek 的 AI 聊天機器人整合進微信。這項消息進一步刺激了市場情緒,騰訊股價自 1 月低點以來已累積上漲近 40%。
來源:路透社
DeepSeek 並非近期中國市場唯一值得關注的進展。
中國領先的電動車(EV)製造商比亞迪(BYD)近期推出「天眼」全自動駕駛技術,並宣布將在大多數車型上免費開放該功能。受此消息刺激,比亞迪股價大幅上漲。
此外,市場對美國前總統川普可能恢復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的擔憂有所緩解。最初被認為可能高達 10% 的關稅,實際影響或低於市場預期,這一因素也進一步助長了投資者的樂觀情緒。
市場多頭普遍期待,在即將召開的中國全國兩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年度會議)上,政府能夠推出更多經濟刺激政策,以支持市場持續上漲。鑑於房地產業仍面臨挑戰,整體經濟復甦力道尚顯不足,政策支持仍至關重要。
在美股市場上市的中國概念股(中概股)今年以來表現強勁。
數據顯示,投資中國資產的 YINN ETF 年初至今已累積上漲近 55%,iShares MSCI China ETF 也上漲超過 16%。其中,中國主要中概股以阿里巴巴領漲,年內漲幅已達 46%。
來源: TradingView; 美股中概股價表現
根據最新揭露的 13F 持股報告,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均增持了中概股。其中,阿里巴巴持續受到機構青睞,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阿帕盧薩(Appaloosa Management)、挪威主權基金等均有增持,顯示出市場對中國資產的信心。此外,Scion 資本也大幅增持中概股,知名投資人 Michael Burry 進一步表達了對中國市場前景的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