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日本AI「打入冷宮」?日經調查:超40%日企無使用計劃

TradingKey2024年7月18日 08:56

TradingKey - 美國科技公司帶頭掀起全球人工智慧熱潮,但AI在日本卻遇冷。最新調查顯示,近四分之一的日本企業在業務中採用了AI技術,但超四成的企業對AI並不感冒。


日經研究公司(Nikkei Research)近期為路透社開展了一項關於日本企業對AI技術接受度的調查,該機構在7月3日至12日期間向506家企業提出了一係列問題,約250家公司以匿名的方式做出回應。


結果顯示,約24%的受訪者透露已經在公司業務中引入人工智慧這一先進技術,35%受訪者正在計劃使用AI,而剩下41%的受訪者表示沒有這一計劃,這表明日本企業對AI技術的接受程度不一。


在被問到採用AI技術的目的時(可選多種答案),60%受訪者表示他們正在努力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53%受訪者旨在削減勞動力成本,36%受訪者認可AI加速開發的能力。


至於為何AI如此受冷落,一家運輸公司的經理提到,員工對可能的裁員感到焦慮。


調查還顯示,缺乏技術專業知識、大量資本支出和對AI技術可靠性的懷疑都是制約日本企業廣泛採用AI的阻力。


AI技術持續完善,但仍存在不少安全隱患。這項調查顯示,15%受訪者在過去一年中經歷過網路攻擊,9%受訪者的業務合作夥伴在同一時期遭受過網路攻擊。


在這些自身或合作夥伴遭受網路攻擊的企業中,有23%的受訪者表示業務被迫暫停,4%受訪者遭遇資訊外洩的損失。


其實,AI技術在日本不那麼受歡迎也早有聽聞,個人和企業對AI的青睞程度均不及中國和歐美國家。


近期日本官方發佈的《信息通訊白皮書》顯示,日本國內僅有9.1%的個人使用生成式AI,與中國的56.3%、美國的46.3%、英國的39.8%和德國的34.6%相去甚遠。


企業層面,日本企業在業務中使用生成式AI比例僅為46.8%,遠低於美國的84.7%、中國的84.4%和德國的72.7%。


另外,日本部分企業和行業協會存在打擊AI的動向。據《共同社》7月18日報道,日本新聞協會17日聲明稱,谷歌、微軟等美國IT巨頭提供的將網路搜索和生成式AI結合的「搜索聯動型生成式AI服務」很可能構成侵犯著作權,要求這些公司的AI使用需獲得新聞媒體的使用許可。

審核TradingKey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

推薦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