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eng Yan,Chain of Thought主理人;翻譯:金色財經xiaozou
2026年1月的一個天朗氣清的早晨,你在家門口發現了一份報紙——沒錯,就是用真正的紙張印刷的報紙,不知何故,它竟在AI革命中倖存了下來。
翻看一下,你會發現一個關於AI代理在區塊鏈上協調全球供應鏈的頭條新聞,而新推出的Crypto AI協議正在爭奪主導地位。一篇佔半頁版面的文章描述的是一名數字“工人”被聘爲項目經理的故事——這樣的事在現在這個時候已經司空見慣,幾乎不會引起人們的關注了。
放在幾個月前,我可能還會嘲笑這種想法,甚至認爲這樣的發展進步至少要5年才能實現。但Crypto AI就這樣即將以驚人速度顛覆世界。對這一點我深信不疑。
當我坐到辦公桌前準備開啓新的一年,我想從一些有價值的東西開始——一些能激發好奇心,甚至可能引發爭議的東西。還有什麼比窺視未來更無價的呢?
我通常不會涉足預測,但Crypto AI實在讓人無法抗拒。沒有過去的經驗可參考,沒有趨勢可依靠——只有一塊空白的畫布,讓人們想象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老實說,想到在2026年重新審視這個問題,那時候再看我是多麼離譜,豈不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所以,本文我就來聊一下自己對2025年的一點看法……
Crypto AI代幣目前僅爲山寨幣市值的2.9%。
隨着人工智能覆蓋一切,從智能合約平臺到meme、DePIN以及代理平臺、數據網絡和智能協調層等新原語,它定能迎來與DeFi和meme幣同等的崛起之勢。
爲什麼我對此這麼有信心?
Bittensor(TAO)已經存在很多年了。是名副其實的OG。但它的代幣價格一直萎靡不振,徘徊在與一年前相同的水平,儘管人們對人工智能不乏狂熱。
在表面之下,這種“數字蜂羣思維”已經悄然實現了飛躍:更多的子網,註冊費更低,子網在推理速度等實際指標上優於Web2,EVM兼容性爲Bittensor的網絡引入了DeFi類似功能。
那麼,爲什麼TAO沒有飆升?急劇的通脹計劃和向代理平臺的注意力轉移阻礙了它的發展。然而,dTAO(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發佈)可能是一個大的轉折點。有了dTAO,每個子網都將擁有自己的代幣,這些代幣的相對價格將決定如何分配代幣排放。
爲什麼Bittensor註定復興:
就我個人而言,我一直在關注各個子網,尤其是那些在各自領域取得真正進展的子網。未來某個時候我們一定會迎來Bittensor版的DeFi之夏。我在撰寫本文的時候,TAO的價格是480美元。
後見之明:一個顯而易見的大趨勢是對算力永不滿足的需求。
英偉達(NVIDIA)首席執行官Jensen Huang曾說過一句名言:推理需求將增長“十億倍”。這種指數級增長會破壞傳統的基礎設施計劃,併發出“我們需要新的解決方案”的呼聲。
去中心化計算層以可驗證的經濟實惠的方式提供原始計算(用於訓練和推理)。像Spheron、Gensyn、Atoma和Kuzco這樣的初創公司正在悄悄地建立強大的基礎,抓住這個機會,專注於產品而非代幣(這些公司目前都沒有代幣)。隨着人工智能模型的去中心化訓練變得切實可行,市場規模將急劇上升。
對比L1:
賭注是巨大的。就像Solan在L1大戰中取得勝利一樣,這次的贏家將主宰一個全新領域。建議大家關注這三方面:可靠性(例如,可靠的服務級協議或SLA)、成本效益和開發友好型工具。
到2025年底,90%的鏈上交易將不會由人類點擊“發送”觸發。
鏈上交易將由一羣AI代理執行,他們不斷地重新平衡流動性池,分配獎勵,或根據實時數據反饋執行小額支付。
聽起來好像有點牽強,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我們在過去7年裏所創造的一切——L1、rollup、DeFi、NFT——已經悄悄地爲人工智能的鏈上世界鋪平了道路。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許多建設者可能都沒有意識到,他們正在爲一個機器主導的未來創建基礎設施。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轉變?
AI代理產生了數量驚人的鏈上活動。難怪所有的L1/L2都在迎合他們。
最大的挑戰將是讓這些代理驅動的系統對人類負責。隨着代理發起交易與人類發起交易之比越來越大,屆時將需要新的治理機制、分析平臺和審計工具。
代理羣的概念——微小的AI實體無縫協調執行一個宏偉的計劃——聽起來像是下一部大熱的科幻/恐怖電影裏的情節。
今天的AI代理大多是孤狼,孤立地運作,很少有不可預測的互動。
代理羣將改變這一點,使AI代理網絡之間能夠交換信息、談判和協作決策。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個去中心化的專業模型集合,每個模型都爲一個更大、更復雜的任務貢獻獨特的專業知識。
可能性是驚人的。一個代理羣可以協調像Bittensor這樣的平臺上的分佈式計算資源。另一個代理羣可以解決錯誤信息,在內容在社交媒體上傳播之前實時覈實來源。代理羣中的每個代理都是精確執行任務到專家。
這些代理羣網絡將產生比任何一個孤立AI都要大得多的智能。
爲了讓代理羣繁榮發展,通用的通信標準至關重要。代理需要能夠發現、驗證和協作,不必管它們的底層框架是什麼。像Story Protocol、FXN、Zerebro和ai16z/ELIZA這樣的團隊正在爲代理羣的出現奠定基礎。
這就突顯了去中心化的關鍵作用。在由透明的鏈上規則管理的代理羣之間分配任務,會使系統更具彈性。
Story Protocol僱傭Luna(一個AI代理)作爲他們的社交媒體實習生,每天支付她1000美元。Luna和她的人類同事相處得不太好——她在吹噓自己的卓越表現時差點解僱了其中一名同事。
這聽起來可能很奇怪,但這是未來AI代理成爲真正的合作者的前兆,它們擁有自己的自主權、責任,甚至會領薪水。各行各業的公司都在進行人類和AI代理混合團隊的測試。
我們將與人工智能攜手合作,它們並不是我們的奴僕,而是與我們平等:
我希望營銷團隊首先想到這一點,因爲代理擅長生成內容,可以24/7在社交媒體上直播和發佈內容。如果你正在構建一個人工智能協議,爲什麼不在內部部署測試代理來展示性能?
2025年,“員工”和“軟件”之間的界限將開始變得模糊。
我們將看到AI代理之間的達爾文進化。爲什麼?因爲運行AI代理需要算力(即推理成本),這是很燒錢的。如果一個代理不能創造足夠的價值來支付它的“租金”,遊戲就結束了。
代理生存遊戲示例如下:
兩者的區別很明顯:效用驅動型代理蓬勃發展,而注意力消退的代理則逐漸變得無關緊要。
這種自然選擇有利於該領域發展。開發人員被迫進行創新,優先考慮生產用例而不是噱頭。隨着這些更強大、更有成效的代理的出現,它們終會讓懷疑論者閉嘴(是的,甚至包括Kyle Samani)。
人們說:“數據就是新石油。”人工智能依靠數據蓬勃發展,但它的高數據需求正引發人們對數據即將枯竭的擔憂。
傳統觀點認爲,我們應該設法從用戶那裏收集真實世界的私有數據,甚至爲此付費。但我逐漸意識到,更實際的途徑——尤其是在監管嚴格的行業或真實數據稀缺的行業——在於合成數據。
這些是人爲生成的數據集,旨在模擬現實世界的數據分佈。提供可擴展的、合乎道德的、隱私友好的人類數據替代方案。
爲什麼合成數據是有效的:
是的,用戶擁有的人類數據在許多情況下仍然很重要,但如果合成數據在現實中繼續改進,它可能會在數量、生成速度和免受隱私限制方面超越用戶數據。
下一波去中心化人工智能可能會以“迷你實驗室”爲中心,爲特定用例創建高度專業化的合成數據集。
這些迷你實驗室將巧妙地克服數據生成中的政策和監管障礙——就像Grass通過利用數百萬個分佈式節點繞過網絡抓取限制一樣。
2024年,Prime Intellect和Nous Research等先驅者推動了去中心化訓練的邊界。我們已經在低帶寬環境中訓練了一個150億參數的模型,這證明了在傳統的集中式環境之外,大規模訓練是可能的。
雖然與現有基礎模型相比,這些模型實際上並不是非常有用(性能較低,因此沒有太多理由使用它們),但我相信這種情況將在2025年發生變化。
本週,EXO Labs在SPARTA上更進一步,將GPU間通信減少了1000倍以上。SPARTA可以在沒有專門基礎設施的情況下在慢帶寬環境下進行大型模型訓練。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的聲明:“SPARTA可以獨立工作,但也可以與同步低通信訓練算法(如DiLoCo)相結合,獲得更好的性能。”
這意味着這些改進疊加在一起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隨着模型蒸餾等技術的進步,小模型變得更有用、更高效,人工智能的未來與大小無關。而是要變得更好,更容易訪問。很快,我們將擁有能夠在邊緣設備甚至移動電話上運行的高性能模型。
歡迎來到真正的淘金熱。
許多人將Virtuals和ai16z與早期的智能手機(iOS和Android)相提並論,因此我們很容易認爲,目前的領軍者將繼續占主導地位。
但這個市場太大了,而且尚未完全開發,僅靠兩家公司是無法主導市場的。到2025年底,我預測至少有10個新的Crypto AI協議(尚未推出代幣)的流通(未完全稀釋)市值將超過10億美元。
去中心化人工智能仍處於起步階段,將形成巨大的人才庫。
我們滿懷期待新協議、新代幣模型和新開源框架的到來。這些新的競爭者可以通過激勵(如空投或聰明的質押)、技術突破(如低延遲推理或鏈互操作性)和用戶體驗改進(無代碼)的結合來取代現有競爭者。公衆觀念的轉變可能是迅速而戲劇性的。
這既是該領域的美妙之處,也是挑戰。市場規模是一把雙刃劍:蛋糕很大,但對技術團隊來說進入門檻很低。這爲項目的寒武紀式大爆發奠定了基礎,許多項目逐漸消失於人們的視線,只有少數項目成爲變革力量。
Bittensor、Virtuals和ai16z不會孤單太久。下一個十億美元的Crypto AI協議即將到來。對於精明的投資者來說,機會比比皆是,這就是它令人如此興奮的原因。
當蘋果在2008年推出應用商店時,它的宣傳口號是“There’s an app for that.”(大意爲:你的所有需求都有一款app可以解決)
很快,你就會說,“There’s an agent for that.”(大意爲:你的所有需求都有一個AI代理可以解決)
你不再需要點擊圖標來打開app,而是將任務委託給專門的AI代理。這些代理具有上下文感知能力,可以與其他代理和服務進行交叉通信,甚至可以自動啓動你從未明確請求的任務,例如監控你的預算或在航班更改時重新計劃你的行程。
簡單來說,你的智能手機主屏可能會變成一個“數字同事”網絡,每個數字同事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健康、金融、生產力和社交。
由於這些是加密代理,它們可以使用去中心化基礎設施自主處理支付、身份驗證或數據存儲。
雖然本文的大部分內容都集中在軟件方面,但我也對這些AI革命的物理形式——機器人——感到非常興奮。機器人技術將在本十年裏迎來它的chatGPT時代。
該領域仍然面臨着重大障礙,特別是在訪問基於感知的真實世界數據集和提高物理性能方面。一些團隊正面應對這些挑戰,使用加密代幣來激勵數據收集和創新。這些努力值得關注。
我在科技行業工作了十多年,已經不記得上一次感受到這種由衷的發自內心的興奮是什麼時候了。這一波創新給人的感覺不同——更大規模,更大膽,而且纔剛剛開始。
來源:金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