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美國4月3日起向進口汽車及零部件徵收25%關稅,雖將重創汽車業,但Bernstein分析師認為影響「尚可承受」。不過他們警告,此舉將「留下創傷,或重塑競爭格局」。
據Bernstein分析,關稅將直接打擊毛利率,尤其是依賴進口的車企和零部件供應商。
該行估計,若不採取應對措施,整個行業將受約1100億美元衝擊,即每輛車約6700美元。
「即使轉嫁部分成本及調整採購策略,福特和通用汽車2025年息稅前利潤仍可能大跌三成,」Bernstein指出。
由於Stellantis(NYSE:STLA)在墨西哥生產的車型採用較多美國零部件,料抗跌力較強。
特斯拉(Tesla)(NASDAQ:TSLA)則是這輪政策下最大贏家。「特斯拉具明顯優勢:本土生產、增長強勁,更能抵禦貿易風險,」Bernstein表示。
Rivian(NASDAQ:RIVN)因在美設廠,同樣料可受惠。
雖然關稅全面影響不會即時浮現,但Bernstein預計,實際成本衝擊將從5月中開始,並在第三季業績中更為明顯。
該行警告,除非車企大幅改變採購策略,否則2026財年情況或更差,盈利影響料增加20%。
過往關稅措施往往被撤回,但Bernstein分析師認為這次或有不同。
「這次推出更有條理,細節更完善,」Bernstein指出,令撤回機會減少。不過他們補充,華爾街的反應或迫使政府重新考慮。
此文章由人工智能協助翻譯。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