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發佈會整體表現出色,霸主地位穩固。
Investing.com - Nvidia 年度人工智能開發者大會 GTC 2025 周二(18日)揭幕,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黃仁勳開場即指人工智能發展已到「關鍵時刻」。
會上,黃仁勳向在場數千人介紹 Nvidia(NASDAQ:NVDA)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突破性進展。他預期,隨着各大雲端服務商對顯示卡(GPU)需求與日俱增,公司數據中心基建業務收入可望於 2028 年突破萬億美元大關。
黃仁勳在主題演講中首度披露新一代顯示卡架構發展藍圖:
Blackwell Ultra 晶片將於 2025 年下半年推出,接着是 2026 年底問世的 Vera Rubin AI 系統,2027 年則有 Rubin Ultra 上市,最後由 Feynman 架構於 2028 年承接。
談及人工智能的突飛猛進,黃仁勳表示,技術已從感知和電腦視覺,進化至生成式人工智能,再邁向現今能洞悉語境、作出有意義回應的人工智能智能体。
他指出:「人工智能現已能理解語境、明白問題、掌握要求,並自行生成答案,徹底革新了運算方式。」
黃仁勳強調,機械人技術將成為人工智能的新里程,特別是「實體人工智能」將能掌握摩擦力、因果關係等現實世界概念。
為推動這一領域發展,Nvidia 採用合成數據生成技術,讓人工智能從數碼模擬而非人工輸入的數據中學習。
據黃仁勳闡釋,Nvidia 的技術能讓人工智能通過系統化步驟學習解決問題。
因應這一發展,公司推出開源基礎模型 Isaac GR00T N1,專門支援人形機械人開發。該模型將配合升級版 Cosmos AI 系統,為機械人提供模擬訓練數據。
此外,黃仁勳還公布了多項重要消息,包括升級版 Cosmos AI 模型,以提升機械人模擬訓練效能;搭載 Blackwell Ultra 晶片的新款 DGX AI 電腦,方便開發者在桌面電腦運行大型模型;以及新一代網絡晶片 Spectrum-X、Quantum-X 和旨在加快人工智能運算的 Dynamo 軟件。
隨着黃仁勳萬眾期待的主題演講落幕,華爾街各大行紛紛發表研究報告。以下總結五大投行的觀點:
Bernstein:「縱使會前市場已有諸多揣測,新品發布雖無太大驚喜,但整體表現依然出色。產品發展藍圖清晰穩健,而且公司在整個技術生態系統上與對手的實力差距持續拉大。管理層對數據中心業務前景保持樂觀,預期到 2028 年相關資本開支將突破萬億美元,公司更有望在其中佔據更大份額。目前 NVIDIA 的市場領導地位依然穩固,未見任何動搖跡象。」
富國銀行:「儘管大部分公布都在意料之中,但 NVIDIA 再度展現了其在全方位技術平台創新的實力,足證其無出其右的行業地位。」
Jefferies:「公司各領域創新的速度令人讚嘆,與競爭對手的技術鴻溝似乎越拉越大。不過根據最新產品規劃,2026 年推出的 Rubin 僅屬小型升級,要到 2027 年的 Rubin Ultra 才會有重大技術躍進。我們固然希望看到更多關於市場規模擴張及成本優勢的實證,但 NVIDIA 在軟硬件以至各專項領域的技術實力和規模優勢確已無可置疑。」
Macquarie:「我們看好 GB300 帶來的商機,料廣達、鴻海(TW:2317)和緯創等代工廠將成最大贏家。元件製造商方面,建議留意奇鋐、雙鴻、台達及鉅鋐。長線而言,我們同樣看好台積電和精測等 CoWoS 相關企業,預期它們將受惠於運算效能提升及先進封裝設備需求增長。另外,聯發科亦從 DGX Spark 產品預售中得益。」
Raymond James:「以往,夥伴企業均能借助與 NVIDIA 的合作關係而備受市場追捧,但相關股票恐難重現去年 GTC 大會後的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