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隨著近期美國債券市場和匯率的波動,關於中國可能拋售美元資產的猜測再度浮現。但仔細審視現有數據顯示,幾乎沒有確鑿證據表明北京正在策劃大規模撤離美國資產。
根據Capital Economics的分析,儘管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中國國家機構的外國投資組合中仍有超過一半持有美國資產。
Capital Economics亞洲首席經濟學家Mark Williams表示:「中國主要國家機構至少持有3萬億美元的美元資產。」
Williams表示,「幾乎可以確定」中國儲備管理者在近期市場波動期間積極參與市場,特別是考慮到匯率的劇烈波動。
然而,沒有明確跡象表明他們是債券市場拋售的幕後推手。報告指出,「中國只是眾多賣家之一」,並補充說這種干預更可能是為了穩定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而非拋售資產向美國施壓。
根據Williams的說法,全面拋售對中國來說風險重大。任何美元資產的拋售可能會強化人民幣,在與美國貿易緊張局勢已經升高的情況下損害中國出口。
此外,美國以外的發達市場可能會抵制吸收可能推高其貨幣的大量資金流入。經濟學家寫道:「在出口部門面臨美國關稅衝擊的當下這樣做,將是一種自我破壞的行為。」
即使北京確實試圖將其持有的資產武器化,對美國的影響可能也有限。美聯儲可以作為最後買家介入穩定市場,而其他投資者可能會在市場錯位中看到價值。
有證據表明中國正在逐步減少其敞口,這在長期美國國債數據中可見一斑。不過,這些變動的規模和速度仍然溫和,而且中國的許多活動可能隱藏在美國境外的託管賬戶中。
報告稱:「TIC數據並不能告訴我們中國的資產持有者是否真的在減少美元敞口,還是僅僅試圖使其不那麼明顯。」
儘管與美國的緊張關係日益加劇,中國的整體美元敞口仍然很高。雖然有猜測認為中國儲備管理者可能正在轉移資產,但使用美國境外託管人的做法使追蹤資金流動變得複雜。即使是即將發布的TIC數據也不太可能對近期活動提供清晰解釋。
現有數據顯示,中國人民銀行、中投公司和商業銀行持有的美元並未比全球平均水平更快地下降。考慮到地緣政治擔憂,包括2022年凍結俄羅斯資產的事件突顯了保護儲備免受西方制裁的挑戰,這似乎令人費解。
Williams表示:「另一種選擇是將更多資產轉移到新興市場主權債務和實物資產等替代品中。但這只對超出中國對外匯需求認知的投資組合部分有意義。」
此類資產風險高、流動性差,並且在市場壓力時期往往會遭遇拋售。
此文章由人工智能協助翻譯。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