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以來,DeepSeek持續火爆,在全球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與此同時,國內商業生態與 DeepSeek的融合也在迅速進行,這股熱度同樣席捲了智能手機領域。截至目前,包括華爲、榮耀、OPPO、vivo、努比亞在內的國內多家手機廠商紛紛宣佈接入DeepSeek大模型,在智能手機市場掀起了新一波AI應用浪潮。
16日,擁有超13億月活的“超級應用”微信也官宣灰度測試接入DeepSeek-R1模型,DeepSeek朋友圈不斷擴大,爲AI技術的普惠發展再度注入強勁動力。
15日,有網友爆料稱,微信正在內測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據悉,該服務的入口在微信首頁上方的搜索框,部分用戶點開會出現“AI搜索”功能。點擊後可選擇“深度思考”,即DeepSeek-R1模型。微信的功能介紹頁面顯示:“本產品涉及對DeepSeek開源大模型的提供與使用。DeepSeek系列開源大模型由深度求索(DeepSeek)公司提供,特此鳴謝深度求索公司與DeepSeek開源社區對大模型開源及相關研究的貢獻。”
騰訊集團16日確認,微信正式“灰度測試”(指在某項產品或應用正式發佈前,選擇特定人羣試用,再逐步擴大其試用者數量)接入DeepSeek,部分測試用戶可在微信對話框頂部搜索入口看到“AI搜索”字樣,點擊進入後,可免費使用DeepSeek-R1滿血版模型,獲得更多元化的搜索體驗。若未顯示該入口,說明此次灰度測試暫未覆蓋到該用戶賬號,可耐心等待後續開放。騰訊方面表示,“AI搜索”僅整合公衆號及互聯網其他公開信息,不會使用用戶的個人信息和相關隱私信息。
5日,華爲率先宣佈基於原生鴻蒙操作系統的小藝助手APP接入DeepSeek-R1 Beta版,用戶可在應用內與DeepSeek進行對話。目前,小藝助手APP搭載的DeepSeek-R1智能體已升級至正式版,新增“聯網搜索”功能。華爲方面介紹,升級正式版後不僅知識庫更豐富,時效性更強,且依託華爲雲昇騰雲服務,對話會更流暢。榮耀於8日正式接入DeepSeek,用戶能在YOYO智能體商店找到DeepSeek開始對話。
中興通訊終端事業部總裁、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倪飛10日在微博透露,全尺寸內嵌DeepSeek-R1的努比亞Z70 Ultra正在內測中。13日,中興努比亞星雲AI率先實現全尺寸內嵌DeepSeek-R1,並在努比亞Z70 Ultra機型正式上線。該機搭載了完整的6710億參數DeepSeek-R1模型。
記者瞭解到,努比亞Z70 Ultra可在星雲智能對話界面直接調用DeepSeek-R1,避免多入口帶來的繁雜操作。同時,全尺寸內嵌DeepSeek-R1還能夠提供更強大的深度推理能力,覆蓋更復雜的場景需求。此次與DeepSeek-R1的深度整合,還實現了與努比亞Z70 Ultra星雲AI多模態能力的無縫交互。例如,用戶在星雲智能中調用DeepSeek-R1時,可配合星雲圖像理解,拍照後讓DeepSeek進行解答,包括解數學、物理題等。
據瞭解,百度爲豐富更多元化的搜索體驗,百度搜索將全面接入DeepSeek的深度搜索功能。
“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近年來各大手機廠商都在發力AI技術,試圖將其轉化爲用戶換機的驅動力。”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後研究員郭寒冰對大公報記者表示,各大手機廠商對推理能力更強、成本更低的DeepSeek的融合部署,不僅極大提升了用戶體驗,也有助於縮短消費者的換機週期,並促進產品向高端化升級,提升附加值。“下一步,DeepSeek有望助推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在技術革新與海外市場佈局中取得新的突破,爲全球智能手機消費市場帶來一波新熱潮。”
“過去,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成本驚人,而DeepSeek具有開源低價的優勢,降低了AI技術的應用門檻,對於廠商發展AI手機極具吸引力。”工信國際副總經理魏志國接受大公報採訪時指出,各大手機廠商接入DeepSeek,不僅爲用戶提供了更豐富的智能應用場景,更可充分利用廠商的網絡基礎設施和海量用戶數據,深度挖掘DeepSeek大模型的潛力。“短期來看,手機廠商將DeepSeek大模型部署在各家的雲上,還能爲DeepSeek服務器分流、分擔其服務器壓力,減少用戶在使用DeepSeek模型時遇到延遲、卡頓的情況。”
“AI與智能手機的融合是必然趨勢,各大廠商近年來都各自研AI大模型。廠商們接入DeepSeek後,可以進行定製,讓DeepSeek和自研AI各展所長、功能互補,提升產品的差異化競爭力。”魏志國指出,當前各手機廠商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和能力有限,恰好可藉助DeepSeek的開源大模型技術彌補自身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