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週三大多數亞洲貨幣在窄幅區間內波動,中國人民幣交易持平,此前疲弱的商業活動數據凸顯了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
澳元表現相對較好,儘管幅度有限,這是由於第一季度消費者通脹數據強於預期。該數據引發了市場對澳洲儲備銀行何時進一步降息的質疑。
澳元與大多數其他亞洲貨幣一樣,在4月份獲得了強勁漲幅,這得益於美元因美國總統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而走軟。
日元是這一趨勢的最大受益者,由於避險需求增加,4月份表現優於其他亞洲貨幣。週三,日元在疲軟的工業生產和零售銷售數據公布後略有走弱。
美元指數和美元指數期貨在亞洲交易時段趨於穩定,但4月份預計將下跌4.5%至5%之間。
週三中國人民幣幾乎沒有變動,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在7.2683元人民幣附近波動。
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製造業活動萎縮程度超出預期,而在北京與華盛頓之間激烈的關稅交鋒之後,整體活動也有所減弱。
雖然私人PMI數據仍顯示製造業活動具有一定韌性,但趨勢很明顯——在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徵收145%關稅後,中國出口面臨海外訂單的急劇下降。
週三的PMI數據凸顯了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企業的影響,使經濟在2025年第二季度開局疲軟。
疲弱的數據也給北京增加了推出更多刺激措施的壓力。
由於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人民幣預計在4月份將貶值約0.2%。雖然北京在本月早些時候被認為放鬆了對人民幣的控制,但最近一系列強勁的中間價顯示出對人民幣進一步貶值的不適。
除了人民幣外,大多數其他亞洲貨幣在4月份都有望上漲,部分原因是從3月份的跌幅中進行逢低買入,以及美元持續疲軟。
日元是表現最好的貨幣,美元兌日元匯率在本月下跌超過5%。目前市場焦點轉向日本銀行,普遍預計在週四結束為期兩天的會議時將維持利率不變。
澳元兌美元匯率在4月份上漲2.4%。週三,該貨幣對在第一季度通脹數據強於預期後上漲0.3%。
雖然核心通脹仍在澳洲儲備銀行的目標範圍內,但該數據引發了市場對央行何時以及將進一步降息多少的不確定性。
韓元兌美元、新加坡元兌美元和中國台灣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在4月份下跌了2%至3%之間。
週三韓元走強,儘管有媒體報導顯示檢察官正在搜查被罷免的總統尹錫悅的私人住所。此舉可能預示著該國更多的政治動盪。
印度盧比略有走強,美元兌印度盧比匯率下跌0.1%,此前在4月份表現平淡。
本月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緊張關係升級,此前印度克什米爾地區的一個旅遊景點發生致命襲擊,新德里將責任歸咎於伊斯蘭堡。
巴基斯坦週三表示,他們有"可靠情報"顯示印度計劃在未來24至36小時內對該國採取軍事行動,並警告不要這樣做。
此文章由人工智能協助翻譯。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