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儲備貨幣的地位不僅僅來自於經濟規模,還需要提供信任、流動性和機構認可。
雖然瑞銀全球研究並未直接定義儲備貨幣的特徵,但其對貴金屬的分析突顯了投資者尋求的價值儲存特質,這些特質與儲備貨幣的特徵相似。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中,黃金仍然是首選資產。瑞銀指出,黃金受益於官方部門的支持,而白銀、鉑金和鈀金則缺乏這種支持。
這種支持強化了黃金作為可信賴儲備資產的地位,尤其是在地緣政治和經濟壓力期間。
投資者行為證實了這一趨勢。今年黃金ETF錄得增長,而白銀ETF持倉則保持平穩。
瑞銀指出,儘管供應緊張,投資者對白銀的謹慎態度源於機構需求的缺乏以及對工業增長的持續疑慮。
相比之下,黃金繼續吸引穩定的資金流入,反映了投資者偏好具有深度流動性和在壓力下表現良好記錄的資產。
該券商還指出,白色金屬仍處於結構性供應短缺狀態。然而,這種緊張局勢並未轉化為持續的投資者需求。
瑞銀指出,投資者一直不願使用白銀或鉑金作為黃金的替代品,這強化了機構信任和政策相關性比市場條件本身更為重要的觀念。
鉑金和鈀金也缺乏儲備資產的特徵。鉑金缺乏明確的需求催化劑,而鈀金的命運與汽車板塊過於緊密相連。
瑞銀承認供應限制可能帶來上行風險,但這兩種金屬都未吸引大量投資者資金流入。
流動性不足和市場敏感性使它們不適合作為儲備資產,即使短期內價格上漲。
瑞銀的評論最終強調,成為儲備貨幣或儲備資產的條件不僅僅是價格前景或供需平衡。
相反,持續的需求、官方部門的認可和投資者的信心才是定義持久價值的關鍵。
黃金今天展現了這些品質。白色金屬,儘管有其工業用途和供應緊張,卻不具備這些特質。
此文章由人工智能協助翻譯。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