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4月25日 - 過去十年中,英特爾最大的失誤之一就是未能挑戰Nvidia在快速增長的人工智能芯片市場中的主導地位。
在作為英特爾新任首席執行官與分析師舉行的首次財報電話會議上,譚立武概述了英特爾INTC.O希望如何改變這種狀況,但他警告說:"這不是一蹴而就的。"譚立璞表示,他將梳理英特爾現有的產品,使其適應人工智能市場的新興趨勢,如機器人和可以為人類用戶執行任務的代理。
這項工作將充滿挑戰,因為NvidiaNVDA.O不再只銷售芯片,而是銷售從芯片、電纜到軟件編譯器的整個數據中心。Tan周四表示,英特爾也將採取類似的做法。
首席財務官大衛-津斯納(David Zinsner)表示,在短期內,英特爾不會再進行更多的收購。"Zinsner在接受路透採訪時說:"目前,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改善資產負債表。
言下之意,陳一舟為最終制定一個連貫的人工智能戰略所做的努力將是本土化的。
"我們正在採取一種全面的方法來重新定義我們的產品組合,針對新興的人工智能工作負載優化我們的產品,"Tan 說。"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客戶的首選平台。這要求我們從根本上發展我們的設計和工程思維,提前預測客戶的需求。"
從歷史上看,英特爾的做法是讓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完成開發新芯片的工作,然後再收購它們。2016 年至 2019 年間,該公司收購了一系列芯片公司--Movidius、Mobileye、Nervana 和 Habana Labs,希望這些公司能幫助其打開人工智能市場。
雖然Mobileye在自動駕駛領域保持了強勢地位,英特爾在分拆,但其餘交易未能幫助英特爾在與Nvidia的競爭中獲得牽引力。
"Technalysis研究公司首席分析師鮑勃-奧唐納(Bob O'Donnell)告訴路透:"英特爾長期以來一直在自己內部開發重要的新芯片,所以看到他們專注于人工智能的內部開發,我並不感到震驚。"如果他們能建立一套適當的軟件支持,幫助人們輕鬆部署這些新芯片,那麼他們就有機會--但這是一個很大的如果。"
但其他分析師表示,Nvidia的主導地位,加上亞馬遜AMZN.O和谷歌GOOGL.O等大型雲計算公司努力打造自己的人工智能芯片,使得英特爾幾乎沒有打入市場的空間。
持有英特爾股票的加貝里基金(Gabelli Funds)投資組合經理亨迪-蘇珊托(Hendi Susanto)表示,該公司提供了其整體人工智能戰略的一瞥,並將專注于運行人工智能應用和邊緣設備的芯片和系統。
"Susanto說:"雖然這些領域顯示出前景,但其增長的規模和速度仍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