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楊德龍:美元指數與美股再次暴跌 川普發動關稅戰是最主要原因

楊德龍2025年4月22日 09:33

隔夜美股再次出現暴跌,納斯達克指數一度暴跌4%,收盤三大股指也都跌幅超過2%。美股大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與川普單方面挑起的關稅戰有關。川普在4月2號突然對全球主要貿易夥伴發起貿易戰,導致全球資本市場出現“黑色星期一”,美股首當其衝,出現了暴跌。

美股大跌之後,川普承擔了巨大的壓力,為了安撫市場,他也給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施壓,要求鮑威爾盡快降息。但鮑威爾在先前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示,川普發起的關稅戰導緻聯準會目前處於兩難的境地,如果過快降息可能會導致本就已經上漲的物價進一步上漲,通膨預期上升,聯準會的第一政策目標就是控制通膨,所以聯準會現在不敢貿然降息。但如果一直不降息,因為關稅戰導緻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會大大增加,這也會讓美國承受比較大的壓力。川普發起的關稅戰可以說不是“損人不利己”,也引發了全球投資者的擔憂。

美元指數近期也在大跌,顯示許多資本在逃離美元。以前美元是屬於避險資產,所以一般當市場出現動盪的時候,很多資金會逃到美元裡尋求庇護。但現在大家反而在逃離美元,這顯示川普發起的關係戰已經讓許多投資人開始擔心美元和美元資產,也改變了許多市場的定價方式。我們一直以來在教科書上所學的市場的無風險利率,就是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但因為川普發動的關稅戰導致許多投資人拋售美債,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上升到4.5%,不僅不是無風險利率,還可能變成風險較大的資產。川普發起的關稅戰可以說對美國政府的信用以及對美元的信用都造成了重大的衝擊,川普以一己之力毀掉了美國二戰以後建立起來的全球貨幣秩序,對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地位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從這一點來看,川普發起關稅戰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現在來看,川普面對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除了股市下跌導致華爾街以及美國中上階層人士對川普施壓。而且由於物價上漲,美國居民生活成本大增,美國普通居民苦不堪言,全美爆發了上千場示威遊行,抗議川普倒行逆施的行為,可以說川普的關稅戰對於美國經濟乃至全球市場都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相對而言,我國資本市場走出了強勁反彈的走勢,在「黑色星期一」之後走出十連陽,這歸功於我國政府堅定的立場,堅決反制川普的關稅訥詐,而且透過加大政策力度穩經濟、穩市場,以匯金公司為代表的國家隊加大了入市的力度,近期我國ETF的總規模已突破4萬億,僅4月8日一天,當日各類ETF申購量就創歷史記錄,達到1100億元。除了匯金公司發揮了類平準基金的功能之外,社保基金、退休金、險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機構投資人也紛紛增持,加大對權益資產的配置。許多投資人也趁著「黑色星期一」很多優質資產大跌之後,佈局了一些優質的股票或優質的基金,A股和港股市場成功的抵禦了關稅戰的衝擊,出現了強勁反彈的走勢,與美股連續暴跌形成了鮮明對比。

資本是非常聰明的,很多資本從美股流出尋找新的估價窪地,而A股和港股恰恰是全球主要資本市場兩大估值窪地。在去年12月22號我發布了2025年十大預言,明確講到2025年美元指數回落,美股見頂風險加大,A股和港股將走出牛市的走勢,黃金還會繼續創新高,這些預判現在都已經得到了完美驗證。雖然川普的關稅戰對我國資本市場造成了短期衝擊,但難以改變A股和港股中長期可能持續上漲的趨勢。

去年9月24號,我國推出了一攬子重磅政策,積極推動化解地方債、樓市以及中小金融機構三大風險。國內經濟成長趨於平穩,而以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AI板塊也受到資本的關注,成為推動我國經濟走出第二條增長曲線的重要推動力,這一系列政策以及科技領域積極的變化,是我們抵禦關稅戰的堅定基礎。黨中央、國務院在前段時間推出了《提振消費專案行動方案》,也有力地提振了內需,某種程度上對沖了關稅戰對我國外貿的影響。後續預計會有更多重磅政策出台,央行也有充足的貨幣政策工具來穩定市場以維持低利率、寬流動性的環境,這也是有利於穩定樓市和股市的。

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強調採取措施推動股市平穩健康發展,穩定樓市,這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今年以來「科技牛」行情走勢強勁,特別是人形機器人板塊出現大幅上漲,帶來了很強的賺錢效應,人形機器人是「AI+」消費最好的落地場景,也被工信部定位為未來產業、創新產業。近期在北京亦莊舉辦的世界首屆人形機器人半馬決賽可以說吸引了全球的目光,雖然也有很多人調侃這次人形機器人比賽更像遛狗,因為有的需要工作人員用遙控器遙控,還有的機器人摔倒需要扶起來,引發了一些觀眾的笑聲。但我認為人形機器人比賽的舉辦本身就是跨時代的事件,說明人形機器人已經正式登場,人形機器人作為新一代的技術,有希望成為我國繼家電、手機、新能源汽車之後第四大產業賽道,未來將產生巨大的產業價值。

任何偉大的技術在最初登場的時候都可能會經歷尷尬時刻,但這恰恰會推動技術進一步突破,迎來新一輪爆發點。就像當年蒸汽機車出現的時候,火車走的很慢,馬車呼嘯而過,但是現在高鐵已經跑到近400km每小時,而馬車還是原速不變。當年在德國舉辦的汽車大賽,很多汽車甚至出現了拋錨、停火的現象,還沒有馬車跑的快,但是現在沒有人懷疑汽車是非常偉大的發明。

我國的優勢在於擁有完整的產業鏈,製造能力強。所以我們要不斷地發展一些新興產業,現在家電、手機、汽車都屬於產能過剩的狀態。未來要找到產業可以充分發揮我們製造能力以及在軟體方面的突破。 DeepSeek的橫空出世打破了許多資本對於中國科技創新的擔憂,也打破了美國壟斷人工智慧的幻想。所以在DeepSeek出來之後,全球資本出現了流出美國科技股,流入到A股和港股科技股的趨勢,科技股上呈現出東升西落的狀態。

由於受到關稅戰的衝擊,在「黑色星期一」的時候,人形機器人等科技板塊,由於前期漲幅過大,出現了較大的獲利回吐,股價大幅回落,但這不僅不會改變這輪「科技牛」行情的大趨勢,反而為前期踏空的投資者帶來了很好的佈局機會。人形機器人正處於科技爆發的臨界點,已經逐步的完成了「0~1」的階段,未來將逐步進入「1~10」的階段。

根據由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構成的產業發展規律來看,現在人形機器人板塊還處於初創期,逐步在成長期過渡。而在新創期到成長期的階段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階段,也是最甜的一段投資時間。因此在目前趁市場調整的時候,佈局這些被錯殺的優質的科技股票或基金是比較好的策略。人形機器人的現在做整機的公司很多,上市的很少,但是投資這些做整機的公司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因為行業競爭激烈,未來不知道哪家整機企業能最終做大做強。但無論哪家整機廠做起來都需要上游零件,所以做核心零件的公司反而可能更受益,而且彈性較大。對於一些做機器人感測器、靈巧手、作業系統、絲槓等核心零件的公司反而可能出現脫胎換骨的成長。

從商業化角度來看,2025年可望成為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人形機器人大規模商用無須等待太久。因為人形機器人本質上和無人駕駛汽車沒有差別,都屬於「硬體+作業系統」。而前幾年無人駕駛汽車地研發過程已經有了大量的技術積累,前段時間馬斯克親自發布了特斯拉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以及Optimus機器人,引發了全球的關注。可以說無人駕駛的汽車和機器人其實是同一類產品,他們的發展也是同步的。所以現在做機器人的公司多數都是汽車公司,這點有點像電影《變形金剛》裡面描繪的汽車人,趴下是汽車,站起來就是人形的機器人,這可能是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希望大家對人形機器人板塊給予足夠的重視。

(作者為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

推薦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