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大家關注度比較高的就是多部委印發的關於引入中長期資金入市來提振資本市場中長期表現。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調整,投資人信心也受到影響。透過引入中長期資金入市,提振投資者的信心,同時引導社保基金、退休金、保險資金以及公募、私募等機構投資者入市,無疑是提高資本市場穩定性以及可投資性的重要舉措。
多部門聯合印發的方案從多個方面入手來穩住股市,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卡點,無疑是非常關鍵的舉措。特別是險資,要推動第二批投資股票的資金入市。吳清主席在記者會上表示,這批資金的資金量在1,000億元以上,並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比例,例如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新增保費的30%投資於A股。根據現在保險公司每年的保費收入來看,大概一年可以為市場增加上千億的增量資金。對於保險公司的考核逐步從中短期考核延續到長期考核,建立三年以上的長週期考核機制。
提高權益投資比重,現在很多險資不敢投資於權益市場,主要擔心考核期較短,而短期市場波動難以預測,很容易在市場下跌過程中,即使看到了機會也不敢佈局。但是如果把考核週期放大到3年以上,甚至5年以上,很多好的股票就敢佈局了。因為巴菲特的老師葛拉漢曾說過,股價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體重計。只要時間夠長,好的資產最終都會漲上去。但短期內未必如此。這次將險資考核週期延長,淨資產收益率當年度考核權重不高於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標權重不低於60%,這一導向有利於險資提高入市比例。
對於社保基金和退休金,要優化管理機制,穩步提升社保基金股票投資比例,推動有條件地區進一步擴大退休金委託投資規模,這些措施將增加市場的機構投資者比例。公募基金,則要求提高權益類基金的規模與佔比,強化分類監理評估約束,優化產品註冊機制。對於權益類基金在註冊產品時給予優先支持,這樣可以發行更多權益類產品,提高公募基金中權益基金的佔比,從而以真金白銀支持資本市場。
公募基金也需要建立「投資者為本」的發展理念,建立基金管理人、基金經理人與投資者利益綁定機制,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透過良好績效吸引更多投資者透過買基金入市分享資本市場成果。整體來看,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的一系列措施解決了投資者的許多顧慮,不僅提高了機構投資者佔比,也有助於提升資本市場表現。
這些舉措中的每一條都非常關鍵。我認為超預期的是對於險資入市,明確要求提高權益投資比例,並製定了具體指導措施,如2025年起力爭將新增保費拿出30%投資於權益市場,這相比之前險資可投資金配置權益的比例15%左右,相當於增加了一倍。保險公司也將根據這項要求制定新的投資方案,實現真金白銀流入資本市場。
對於保險公司的業績考核延長至3至5年的長週期,是解決當前問題的重要措施。我與許多機構投資人交流發現,許多投資經理人不敢進市,擔心短期市場波動可能造成短期績效虧損。而價值投資則更關注的是「模糊的正確」而非「精確的錯誤」。即使巴菲特在抄底時也經常被套,甚至可能一套一兩年,但最終獲得巨大回報。即使是好的公司股價回撤50%以上的可能性也不小。巴菲特也曾說,如果無法忍受自己持有的股票下跌50%還面不改色,就不適合做價值投資。因此,要打造中國的波克夏海瑟威,考核機制必須延長至3至5年以上,這樣才會產生像波克夏一樣著眼於企業中長期業績成長,而不是短期板塊輪動或股價波動。我相信在考核週期改變之後,險資入市資金量將增加,投資業績也有望明顯改善,尤其是長期業績,有可能誕生中國版的波克夏海瑟威。
引進中長期資金後,還需確保資金留得住,這需要提高這些資金的獲得感,使其在A股市場中獲得好的回報。資本都是逐利的,一旦資本在市場賺錢,自然不願意離開。目前,資金入市的卡點、堵點逐步清理,證監會多次表態,透過深化改革掃清中長期資金入市障礙,關鍵是這些資金在市場中獲得保值增值、長期回報,這需要從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改善A股市場生態,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讓投資人透過價值投資、買好公司,與偉大的企業一起成長,獲得長期回報。對於損害投資人利益的違法行為如財務造假、清倉式減持、詐欺發行等,要嚴厲打擊,透過嚴刑峻法震懾違法者,讓投資人權益受到保護。如此,資本市場將逐步成熟,中長期資金在入市後獲得良好投資回報,自然願意不願離開,繼續加倉,以期獲得更好回報。因此,未來工作的重點應是營造良好市場生態,使資本市場在投融資方面平衡發展,既注重融資也注重投資,讓資本市場成為投資人實現財富保值增值的場所。
吳清主席提到,公募基金的權益佔比要逐年提升,這對公募基金既是期望也是要求。基金發行與產品註冊上需要對權益基金傾斜,同時公募基金也需提高投研實力,基金經理人透過專業化運作、投資管理為持有人創造良好回報,從而獲得更多投資者認可。
過去兩年ETF大幅成長,已成為投資人配置市場的重要管道。主動權益基金的發展受阻,主要是過去兩年未能發揮主動選股優勢,與指數基金相比未獲得明顯超額報酬。下一步需要透過產業及公司分析研究,反映主動式基金的選股優勢,跑贏基準及主要指數,進而贏得投資人認同。
近兩年主動權益基金發展受到市場大環境以及投資績效不佳多方面的影響,發展較為遲緩。希望2025年政策逐步落實、市場環境逐漸改善的情況下,主動式基金經理人需發揮專業優勢,獲得良好投資業績,進而達到規模成長。吸引更多投資人購買主動式基金,需要以良好績效為基礎,這才是最根本的競爭力。
從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整體措施來看,年度增量資金規模應在兆級。各類機構投資人均有加倉空間,特別是險資、社保基金、退休金三類機構投資者,目前投資權益的佔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公募基金普遍部位已較高,後續為市場提供增量資金主要靠居民加倉。
前陣子我也到各地銀行做分享,市場從924大漲後,很多股民已經行動,但不少基民投資者還未進市,甚至部分基民趁市場反彈贖回基金。要吸引基民加倉需市場出現第二波上漲,讓基金獲利並解套,才能進一步吸引加倉基金。公募基金加倉不是靠提高部位,而更依賴吸引基民加倉,良好績效是關鍵,吸引基民買基金,用真金白銀回饋基民。
從一系列措施對於市場增量資金的貢獻來看,我認為是萬億級的,對於市場中長期都會帶來很大的支持性作用。 A股市場機構投資人佔比低於50%,成交量佔比可能只有30%至40%左右,散戶佔比過高導致市場波動較大且有錯誤定價現象。比如說牛市時,市場可能會把股票炒的泡沫很大,因為很多投資人並沒有很強的風險意識,也沒有定價能力;反之熊市時,再好的股票都會被砸到地板之下,跌的大家沒有任何信心,究其原因還是機構投資人佔比太小。為提高市場定價能力及長期穩定表現,需進一步提高機構投資人佔比。引進中長期資金入市是關鍵舉措,有助於推動我國資本市場逐漸成熟。
(作者為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