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的人基本上都有很強的冒險精神,一小部分是屬於“無知者無畏”,大部分則是對區塊鏈技術、虛擬貨幣知識有一定了解。我國雖然沒有禁止普通公民的虛擬貨幣投資,但是又不允許任何的金融機構、第三方支付機構爲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服務。
即使是這樣,中國內地的幣圈生態發展已經成爲全球虛擬貨幣生態中重要部分,幣安、歐意、火幣等虛擬貨幣交易所都由華人甚至中國內地公民創設或深度參與。內地幣圈人也隨時關注着中國對於幣圈的政策監管,甚至間接影響着中國對於幣圈的政治生態建設,這在其他行業是很少見到的。
2025年1月12日至13日,中央政法委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上提到了虛擬貨幣。幣圈人又沸騰了,有人喊道:2025年國家要對虛擬貨幣立法了!其實,這裏面部分原因是一些律師的“功勞”:使用大同小異的生硬臺詞,配上叮叮咚咚急促的背景音樂,在短視頻上賣力吆喝,實際上這些所謂幣圈律師可能一個涉幣類的案子都沒有代理過,可能還會把USDT與USTD搞混。劉律說這話也並非同行相輕,而是我比較反感一些人通過販賣緊張焦慮或虛構利好信息來恐嚇或討好大衆,無論這些人是否是律師。
2025年國家會針對虛擬貨幣立法嗎?僅根據中央政法委開會後的通稿,劉律師認爲不會。理由如下:
第一,中共中央政法委的角色定位。中央政法委屬於中共中央直屬機構,在目前我國的政治結構中,其屬於中央政府的組成機構(公安部、司法部)以及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的上位機構。不可能由中央政法委來直接決定對哪個領域立法與否。
第二,會議的全部內容。中共中央政法委官方新聞網站“中國長安網”發佈了《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的全文,說明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總結工作,分析形勢,研究部署2025年政法工作。”具體包括:
有關虛擬貨幣的內容在上述第2點,具體如下:
“針對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司法部要主動研究提出立法建議。比如,要研究無人駕駛、低空經濟、人工智能、虛擬貨幣、數據權屬等新問題。”
我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是中央政法委要求司法部針對特定領域要主動研究,提出立法建議,但立法建議和正式立法的距離“說長確實很長,說短肯定不短”,想要在2025年就看到國家對於虛擬貨幣立法,幾乎是不可能的。此外,司法部對於虛擬貨幣領域提出立法建議在程序上也有問題。
第三,虛擬貨幣自身的影響力。就像律師或其他法律工作者總會以爲法律是世界運行的第一法則一樣,躋身幣圈的人也總是會人爲給虛擬貨幣附加很多其實際影響力以外的價值。坦白來說,目前虛擬貨幣在中國還是非常小衆的領域,即使現在的U商號稱有數十萬之衆,放眼在華夏大地也泯然芸芸衆生矣。
就像第二點中的排序,虛擬貨幣充其量也就和“無人駕駛、低空經濟、人工智能、數據權屬”相併列而已,拿人工智能來說,其在國內的正向影響力絕對要比虛擬貨幣大,如果說爲了更好地規制、打擊虛擬貨幣而立法,確實會比人工智能更早一點。即使虛擬貨幣對主流金融秩序/外匯管理/打擊犯罪有較大沖擊,我們判斷國家也很難短期內專門針對虛擬貨幣直接出臺法律。修改一些司法解釋將虛擬貨幣納入其中,或者修改自2021年發佈並適用至今的“9.24通知”,倒是在2025年極有可能出現。
來源:金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