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比特幣作爲央行儲備資產的未來:捷克的前瞻性提案與挑戰

金色財經2025年2月14日 00:20

作者:Metrics Ventures

2025 年 1 月 7 日,捷克國家銀行行長 Aleš Michl 提出了一項開創性的提案,建議將比特幣(BTC)納入國家外匯儲備資產。這一提案不僅在捷克國內外引發廣泛討論,也彰顯了加密貨幣作爲央行儲備資產的潛力,正受到越來越多關注。全球範圍內,薩爾瓦多作爲首個將比特幣作爲法定貨幣的國家,其比特幣儲備已達到 6068 枚,市值超過 5.54 億美元,充分展現了比特幣作爲儲備資產的潛力。此外,全球最大的比特幣持有機構之一 MicroStrategy,目前已持有近 48 萬枚比特幣,市值約 311 億美元,這些舉措爲比特幣進入資本市場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若捷克的提案得以實施,預計將動用約 70 億歐元購買 7 萬個比特幣,這將使捷克成爲全球第三大比特幣持有國,僅次於美國和中國,進一步推動比特幣作爲全球儲備資產的認同。

這一提案對於歐洲加密市場的影響可能深遠,尤其在法國和德國等經濟大國正經歷政局動盪之際。2024 年,法國因養老金改革和高稅負爆發大規模抗議,社會動盪加劇了對傳統金融體系的不信任,法國或將重新審視加密資產的潛力,並可能放寬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推動數字貨幣的發展。而在德國,經濟放緩、能源轉型和內部政治摩擦使得民衆對加密資產興趣日益增加,尤其在綠色金融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上,德國未來可能會更加靈活地調整其政策。

從全球經濟角度來看,自 2020 年美國實施量化寬鬆政策以來,美聯儲向市場注入了超過 5 萬億美元的流動性,雖然促進了美國經濟復甦,卻給歐洲經濟帶來了壓力,歐元升值和輸入性通脹成爲突出問題,2022 年歐元區通脹率一度達到歷史新高 10.6%。在此背景下,歐洲國家正在推動綠色與數字化轉型,並通過加密資產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捷克的比特幣儲備提案正好迎合這一需求,爲捷克及歐洲提供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然而,捷克的提案面臨一定挑戰,特別是歐洲央行行長 Christine Lagarde 的強烈反對。她認爲,比特幣的高波動性、缺乏監管框架且可能威脅金融穩定,使其不適合作爲央行儲備資產。儘管如此,由於捷克尚未加入歐元區,其央行在貨幣政策上具有一定的獨立性,捷克仍有可能突破歐央行的阻力,推進比特幣儲備提案。此外,捷克政府最近通過的新法案,允許持有比特幣超過三年的個人免徵資本利得稅,進一步表明捷克對加密貨幣的友好態度,並鞏固了其在加密資產創新中的重要地位。

儘管短期內捷克提案面臨歐央行的反對,但政府的長期政策明顯支持這一趨勢。捷克的政策環境和對比特幣的支持將推動比特幣作爲儲備資產的地位提升。

未來,市場將持續關注幾個關鍵因素:歐洲央行的態度變化、捷克是否能夠突破歐央行的反對、以及捷克是否能夠進一步推動有利於加密資產的政策,特別是關於資本利得稅的政策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調整。我們將繼續跟蹤這些關鍵數據和政策動態,關注其對比特幣作爲儲備資產潛力的影響。捷克事件分析如下:

一、背景概述

2025 年 1 月 7 日,捷克國家銀行(CNB)行長 Aleš Michl 首次提出考慮將比特幣(BTC)納入外匯儲備的戰略,標誌着捷克中央銀行可能成爲全球首家持有加密資產的西方央行。該提議引起了廣泛關注,尤其是在加密資產日益受到全球投資者重視的背景下。 同年 2 月 6 號,捷克政府通新法案,允許持有比特幣超過三年的個人免徵資本利得稅,這一政策爲比特幣作爲戰略資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也顯示了捷克對加密貨幣的友好態度。 根據 Michl 的言論,CNB 正在積極尋求儲備資產多樣化,計劃在 2028 年前將黃金持有量提升至總資產的 5%,同時還考慮將部分外匯儲備投入比特幣。

二、對加密市場的影響

投資回報潛力: 比特幣自推出以來表現優異,近幾年的年回報率達到 130%,遠超黃金(約 30%)。在當前全球經濟環境下,比特幣的表現使其成爲一種潛在的儲備資產。若更多國家將比特幣納入儲備,其或許能夠挑戰傳統的「安全」資產如黃金的地位。 市場反應與影響: 捷克央行提議將外匯儲備的 5%(約 70 億歐元)投資於比特幣,相當於購買 7 萬個比特幣。以當前比特幣的市場價格(約 10 萬美元 / 枚),這將使捷克成爲全球第三大比特幣持有國家,僅次於美國、中國。此舉可能引發市場對比特幣作爲戰略資產的認可,推動更多國家考慮將比特幣納入儲備。 全球趨勢: 此前,薩爾瓦多和中非共和國已將比特幣納入法定貨幣並納入外匯儲備。如果捷克最終採納該提議,將成爲全球第三個將比特幣作爲儲備資產的國家。

三、捷克央行政策與加密貨幣市場的融合

自 2022 年 7 月 Aleš Michl 擔任捷克國家銀行行長以來,捷克央行採取強硬政策應對高達 17.5% 的通脹率,成功將其降至目標水平。同時一系列政策也使得捷克資產負債表承壓。

爲提高外匯儲備回報率,央行正推動資產多元化,計劃從 2024 年起將股票投資比例提升至 30%(約一半爲美股),並將黃金儲備增至 100 噸,佔外匯儲備的 5%。此外,央行正探索將比特幣納入儲備,以進一步豐富資產組合並提升回報率。

捷克對加密貨幣態度友好,布拉格比特幣 ATM 密度爲歐洲之最,部分商戶已接受比特幣支付。活躍的加密社區和開放的監管環境使其成爲歐洲加密行業的重要市場。2022 年推出的「數字化戰略 2030」雖未明確涉及加密貨幣,但包含對區塊鏈技術的支持,爲央行採納比特幣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捷克央行的多元化策略與加密市場的蓬勃發展相輔相成,爲未來儲備資產創新奠定了基礎。

四、政策評估

1.捷克央行行長 Aleš Michl 生平

Aleš Michl 自 2022 年 7 月起擔任捷克央行行長,擁有布拉格經濟與商業大學的金融學博士學位,並曾在多家銀行擔任投資策略師。他還共同創辦了一家算法資產管理基金,專注於美國股市和捷克貨幣市場。Michl 推崇貨幣主義,深受米爾頓·弗裏德曼理論影響,認爲央行的首要任務是通過控制貨幣供應來抑制通脹和穩定經濟。他提出將比特幣(BTC)納入外匯儲備的建議,認爲比特幣作爲新興資產不僅能實現儲備多元化,還具備高回報潛力,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其去中心化特性提供了避險功能。

2.Aleš Michl 政策主張

Michl 指出,捷克央行的外匯儲備過於依賴美元和黃金,在當前全球經濟環境下顯得脆弱。他主張通過比特幣多元化儲備資產組合,降低對傳統資產的依賴。比特幣近年來的年化回報率高達 130%,使其成爲極具吸引力的資產類別。儘管比特幣市場波動性較大,Michl 認爲通過適當的風險管理可以控制風險。他希望通過將比特幣納入外匯儲備,提高儲備資產的回報率,尤其是在低收益的黃金和法定貨幣資產之外尋求新的增長點。

3.捷克政策推進及決策流程

捷克國家銀行董事會正在對比特幣作爲外匯儲備資產的可行性進行深入分析。根據以往決策流程,董事會需數週到數月時間評估提案,最終通過投票決定是否實施。捷克央行的政策相對獨立,這意味着即使面臨外部反對意見,央行仍可根據自身需求作出決策。 根據過往的決策時間線,捷克國家銀行董事會的決策通常需要數月時間。例如,2013 年捷克央行決定進行外匯干預以防止通貨緊縮時,決策從提出到實施歷時約 5 個月。目前比特幣納入儲備提案仍處於分析階段,預計需要更多時間完成風險評估。

4.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生平

Christine Lagarde 是現任歐洲央行行長,曾任法國財政部長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她在全球金融領域擁有廣泛影響力,推動了金融穩定、貨幣政策的改革以及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拉加德始終強調金融穩定性和通貨膨脹控制,領導歐洲央行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特別是在應對歐元區經濟危機時。 作爲經驗豐富的金融領導者,拉加德對加密資產(如比特幣)的態度謹慎,認爲這些資產的高波動性和缺乏監管可能會對金融系統穩定產生不利影響。

5.拉加德政策主張

捷克央行的比特幣儲備提案引發了歐洲央行(ECB)的強烈反應。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公開表示,反對將比特幣納入儲備資產,理由是比特幣的高度波動性和集中持有的風險。她在歐洲央行利率決議公佈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相信比特幣不會進入總理事會任何一家央行的儲備。」可見態度相對強硬。

拉加德的反對意見雖然不具備強制性干預的效力,特別是在捷克尚未加入歐元區的情況下,捷克央行在貨幣政策上的獨立性較強。但其反對意見較爲強烈。因此,拉加德的態度可能會對捷克央行決策過程產生影響。捷克央行將需要在董事會層面進一步評估比特幣的風險與潛力,決定是否採納這一提議。

拉加德反對將比特幣納入歐元區儲備資產,主要有五個原因:

  • 高波動: 比特幣的價格波動劇烈,可能導致央行儲備的價值大幅波動,從而影響貨幣政策的穩定性和金融系統的穩定。
  • 集中持有風險:比特幣的流通量不均,少數大戶或機構掌握了大部分比特幣,可能導致市場操控和價格不公平波動,這對央行儲備資產的穩定性構成威脅。 缺乏監管框架:目前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市場缺乏統一的全球監管,容易受到操控和詐騙的風險,增加央行儲備的不確定性。
  • 不符合儲備資產標準:比特幣沒有傳統儲備資產的穩定性和流動性,尤其在極端市場條件下,可能無法提供央行所需的流動性支持。
  • 金融穩定性問題:比特幣的高波動性可能加劇系統性風險,尤其在經濟較脆弱的國家中,對金融穩定構成威脅。

五、結論與展望

捷克國家銀行提議將比特幣納入外匯儲備,標誌着全球央行資產配置的一次重大創新。如果該提案得以採納,捷克將成爲全球重要的比特幣持有者之一,推動比特幣作爲戰略性儲備資產的廣泛認同。這不僅有望提高捷克央行的儲備回報,還將增強捷克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的競爭力。

然而,捷克央行行長 Michl 與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之間的分歧,凸顯了加密資產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地位仍存在重大差異。拉加德的強烈反對可能對捷克央行的決策產生影響,尤其是在貨幣政策協調和金融穩定方面。儘管捷克在貨幣政策上具有較強的獨立性,但如何平衡比特幣的高波動性與儲備資產的穩定性,依然是全球央行面臨的重要挑戰。

不過,捷克政府近期通過的新法案——允許持有比特幣超過三年的個人免徵資本利得稅——爲比特幣作爲戰略資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體現了捷克對加密貨幣的友好態度。

儘管捷克的提案短期內受到歐央行反對的制約,是否將比特幣納入儲備資產尚未確定,但捷克政府的長期政策方向明顯支持這一趨勢。捷克的政策環境和對比特幣的支持將推動比特幣作爲儲備資產的地位不斷提升。

隨着更多國家開始討論比特幣作爲儲備資產的可能性,加密貨幣作爲戰略資產的角色或將進一步得到確認。然而,如何在高波動性和儲備資產穩定性之間找到平衡,仍是各國央行面臨的關鍵挑戰。

2025 年比特幣展望

宏觀背景與比特幣的強勢地位 未來兩年,美元資產預計將維持強勢,比特幣作爲「數字黃金」將繼續受益於美元流動性的寬鬆環境。2025 年上半年,美國財政部釋放的約 7,000 億美元儲備資金將推高市場流動性,爲比特幣等風險資產提供支撐。儘管歐美逐步解決供給端問題,全球通脹壓力仍存,比特幣的抗通脹屬性將吸引更多機構和個人投資者。2024 年比特幣 ETF 的獲批和持倉量增長已爲其奠定堅實基礎,預計 2025 年比特幣 ETF 持倉量將超越黃金,成爲主流資產配置的重要選擇。

買盤量與價格漲幅預估 2024 年比特幣 ETF 推出後,機構資金大量流入,預計 2025 年這一趨勢將加速。根據 Bloomberg 數據,2024 年比特幣 ETF 資產管理規模(AUM)已突破 500 億美元,2025 年有望達到 1,000 億美元以上。散戶投資者參與度也將提升,主流交易所用戶數預計增長 20%-30%,推動比特幣日均交易量突破 500 億美元。此外,2024 年比特幣減半後,礦工拋壓顯著降低,預計 2025 年礦工持倉量將維持在 100 萬枚 BTC 以下,進一步減少市場供應。 比特幣歷史上每四年一次的減半週期通常伴隨價格大幅上漲。2024 年減半後,2025 年比特幣價格有望複製 2017 年和 2021 年的牛市表現。根據歷史數據,減半後 12-18 個月內比特幣價格漲幅通常在 300%-500%。技術面上,比特幣的長期支撐位在 30,000 美元附近,而 2025 年上半年的流動性寬鬆環境可能推動比特幣突破 100,000 美元,甚至挑戰 150,000 美元的歷史新高。根據 Glassnode 數據,比特幣鏈上活躍地址數和持倉量持續增長,市場情緒偏向樂觀,預計 2025 年比特幣價格漲幅將介於 150%-200%,年底目標價區間爲 120,000-150,000 美元。

潛在催化劑與風險 AI 與區塊鏈融合、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全球合規化進程加速將成爲比特幣上漲的催化劑。然而,政策不確定性(如美國債務上限問題)和黑天鵝事件(如日元體系危機)可能引發市場波動。 綜上,2025 年將是比特幣的關鍵年份,宏觀流動性、機構資金流入和技術面支撐將共同推動其價格大幅上漲。預計比特幣全年漲幅在 150%-200%,目標價區間爲 120,000-150,000 美元。投資者可重點關注上半年的β行情窗口,同時做好全年防守反擊的準備。

來源:金色財經

審核Esteban Ma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