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根據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師的觀點,理論上,中國消費者可以吸收對美國出口崩潰的衝擊,但前提是政府提供比目前政策制定者願意提供的更多支持。
「中國的零售銷售額是其對美國出口額的十倍以上,」該公司指出,這表明僅需兩年內國內商品消費適度增長4%,就能抵消美國關稅可能造成的2萬億人民幣損失。
然而,「這將要求政策制定者增加對家庭的財政轉移支付,遠超過目前已宣布的水平。」
3月份零售銷售同比增長5.9%,創14個月新高,但Capital Economics警告說,這一增長「主要」歸功於消費品以舊換新計劃。
「雖然它可以對消費結構產生重大影響,但它只能通過補貼本身的金額來增加家庭的消費能力,」該公司表示,並補充說今年3000億人民幣的以舊換新激勵措施僅佔GDP的0.2%。
該公司指出,第一季度實際收入增長下滑,若無更大規模的財政轉移支付,反彈機會渺茫。
家庭儲蓄減少可能提供另一條通向更強勁消費的途徑,但這需要「家庭對其財務狀況更有信心」,而這可能取決於房價的復甦,根據Capital Economics的分析。
「如果房價持續承壓,且貿易摩擦影響更廣泛的信心,那麼政府將需要說服家庭減少預防性儲蓄,」該公司表示。
雖然進一步的政策支持仍有可能,但Capital Economics「對中國家庭是否能獲得足夠的幫助以使其支出完全抵消美國需求損失持懷疑態度。」
此文章由人工智能協助翻譯。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