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澳元(AUD)在美國時段恢復了漲勢,升至0.6400區域,因風險情緒改善和美元(USD)普遍走弱,幫助澳元/美元擺脫近期的損失。早期的漲幅受到中國GDP樂觀情緒的推動,第一季度同比增長5.4%,超出預期。然而,反彈仍然脆弱,因美中貿易緊張局勢持續,以及澳元作為中國需求的替代品的角色。
荷蘭國際集團(ING)策略師繼續強調,澳元作為美中貿易爭端的晴雨表仍然暴露在外,指出儘管RBA可能在下個月放鬆政策,但推動澳元的主要因素仍然是貿易和大宗商品的發展。在國內,澳大利亞經濟面臨全球脫鉤的壓力,RBA預計的5月降息可能會限制上漲空間。
澳元/美元對呈現出看漲的技術前景,已反彈至0.64區域。移動平均線趨同/背離(MACD)指標發出新的買入信號,而相對強弱指數(RSI)徘徊在59附近,處於中性偏正區域。支撐看漲傾向的還有幾條關鍵移動平均線:10日指數移動平均線(EMA)在0.6264,10日簡單移動平均線(SMA)在0.6202,20日SMA在0.6244,以及100日SMA在0.6289——均指向上行。只有長期的200日SMA位於0.6480,仍然向下傾斜,暗示進一步上行可能會面臨一些阻力。
儘管商品通道指數和隨機振盪器發出了一些相互矛盾的信號——兩者均顯示中性讀數——但整體結構如果動能保持,仍然傾向於繼續上行。即時支撐位在0.6325和0.6288附近,而阻力位可見於0.6412,隨後是0.6479。
雖然關稅和稅收都能產生政府收入以資助公共商品和服務,但它們之間有幾個區別。關稅是在進口港口預付的,而稅收是在購買時支付的。稅收是對個別納稅人和企業徵收的,而關稅則由進口商支付。
在經濟學家中,對於關稅的使用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一些人認為關稅是保護國內產業和解決貿易不平衡所必需的,而另一些人則將其視為一種有害的工具,可能會在長期內推高價格,並通過促使報復性關稅而導致有害的貿易戰。
在2024年11月的總統選舉前夕,唐納德·特朗普明確表示他打算利用關稅來支持美國經濟和美國生產者。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2024年,墨西哥、中國和加拿大佔美國總進口的42%。在此期間,墨西哥以4666億美元的出口額脫穎而出,成為最大的出口國。因此,特朗普希望在徵收關稅時專注於這三個國家。他還計劃利用關稅產生的收入來降低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