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華盛頓4月13日 - 據四位熟悉內情的人士透露,中國政府已讓官員處於"戰時狀態",並下令展開外交攻勢,旨在鼓勵其他國家反擊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高額關稅。其中兩位人士稱,外交部和商務部官員已被通知取消休假計劃,並保持手機24小時開機。他們說,負責地區涵蓋美國的部門也得到加強。
在特朗普的"解放日"關稅大棒砸下後,中國以強硬態度應對,這對曾經試圖盡量避免貿易戰升級的中國政府來說是一個艱難的轉折。幾個月來,中國外交官一直試圖與特朗普政府建立高層溝通渠道,以捍衛中國所描述的"雙贏"貿易關係。
路透採訪了十多位人士,包括中美政府官員,以及其他外交官和了解雙方溝通情況的學者。其中四人還描述了中國外交官如何與特朗普關稅所針對的其他政府溝通。兩位人士說,中方也接觸了美國在歐洲、日本和韓國的長期盟友。
中國外交部沒有回復置評請求。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在回答路透提問時說,中國政府不想打貿易戰,"但也不怕打"。
韓國和日本駐美大使館沒有立即回應就本國與中國的會談發表評論的請求。
在中國最初的反制行動之後,特朗普說:"中國玩砸了,他們慌了--這是他們不能承受之重!"他還表示,中國政府希望達成協議,但"他們只是不知道如何去做"。
目前除中國外,所有國家都被暫停加徵關稅90天。除一些例外情況,中美之間的貨物貿易現已基本凍結,中國政府開始對服務貿易下手,同時警告國人不要前往美國,並限制引進美國電影。
**禮貌開局後關係迅速惡化**
即使特朗普是因承諾徵收高關稅而當選,他在就任之初與中國政府的關係也是客客氣氣的。但雙方關係很快便開始惡化。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中美間有多個高層溝通渠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時任駐美大使崔天凱和特朗普女婿庫什納(Jared Kushner)之間的溝通。但一位了解中美關係的中國官員說,現在並沒有相應的渠道,並表示中國搞不清誰在兩國關係問題上代表特朗普說話。
特朗普政府的一位官員在回答路透提問時說,美方已經"向中方明確表示,我們希望工作層面的接觸能夠繼續下去...但不會為了接觸而接觸,也不會參與不能促進美國利益的對話"。
一位美國學者說,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在大選前曾試圖聯繫特朗普的盟友馬斯克,但沒有成功。此外,除了1月下旬一次冷冰冰的通話之外,兩國最高外交官之間也沒有公開交流。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曾表示,他"沒有與中國接觸",並稱特朗普希望直接與習近平談判。特朗普政府官員說,美方曾多次詢問中國外交官,習近平是否會要求與特朗普通電話,"而答案一直是'不'"。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專家趙明昊說,這種聯繫方式在中國的決策體系中完全行不通。他表示,對中方來說,通常先要在工作層面達成一致並開展工作,然後才能安排峰會。
**決不讓步**
在經歷過多輪中美貿易戰後,中國已經琢磨出自己的一套應對措施,包括徵收反制關稅、對大約60家美國公司設限、以及限制稀土出口。
習近平選擇了強有力的回應,在特朗普宣布的關稅生效之前就以全面加徵關稅作為反擊。一位官員認為這種異常迅速的反應與新冠大流行時期的決策類似,後者不必按照慣例得到所有相關部門的簽字認可。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周五表示,對美國商品加徵的關稅稅率提高至125%,如果美方繼續關稅數字遊戲,中方將不予理會,並稱美方的關稅策略是一個"笑話"。
據兩位駐北京的外交官稱,中國外交部已召集許多駐外使領館負責人回京參加特別會議,以協調應對措施。中國還正式致函其他遭特朗普施壓國家的政府官員,邀請他們參與貿易談判。
中國也非常關注國內對關稅戰的反應,社交媒體用戶本周廣泛轉發了官方《人民日報》4月7日的一篇評論員文章,呼籲增強有效應對美國關稅衝擊的信心。
中國最近還開始鼓勵家庭增加消費,並大幅調整了對國內消費的表述。中國政府的目標是將經濟增長的引擎從出口轉為消費。復旦大學的趙明昊說:"真正的戰場在國內,而不是雙邊談判。"
中國官員還在馬斯克的X平台上發布了毛澤東主席在1953年談及抗美援朝戰爭時的講話片段。
"(這場戰爭)他們要打多久,(我們)就打多久,一直打到(我們)完全勝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