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比特幣暫時脫離4月早些時候跌向76000美元的低迷行情,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戰前景仍不明朗,但市場發生了重要逆轉。交易所比特幣供應量降至2018年以來最低水平,爲潛在的供應衝擊和價格波動加劇奠定了基礎,比特幣基本面已轉變爲「看漲」。
根據CryptoQuant數據,中心化交易所持有的比特幣數量已降至2019年以來的最低點。截至2025年4月下旬,交易所中僅剩約250萬枚比特幣,這意味着自2024年底以來減少了50萬枚。
(來源:CryptoQuant)
交易所餘額中比特幣供應量的下降被廣泛解讀爲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他們的比特幣轉移到私人託管錢包的跡象。這種行爲通常與長期持有(HODL)有關,因爲投資者會將比特幣從容易出售的平臺上取出。
從交易所下架比特幣是自2023年初以來就一直在形成的趨勢,當時比特幣儲備約爲320萬枚比特幣。在過去一年中,隨着主要機構參與者的參與,這一趨勢進一步加速。
由於富達等大型機構大量購入比特幣,機構需求可能導致比特幣供應緊縮。僅富達一家就近期購入了價值2.53億美元的比特幣,導致比特幣從交易所流出。
比特幣資深人士丹尼斯·波特(Dennis Porter)表示:「我們從未見過這種情況。我們從未經歷過全球比特幣供應緊縮,看漲。」
著名加密貨幣交易員Cas Abbe發文稱:「比特幣交易所供應量現已降至2018年第三季以來的最低水平。截至今天,交易所中的比特幣數量爲250萬,比2024年第四季減少了50萬。幾天前,富達提到,機構正在持續從交易所購買和提取比特幣。」
「供應+需求=價格爆炸式增長。」
根據Coinbase最近的一項調查,超過3/4的機構投資者計劃在2025年增加其數字資產配置。許多機構已經在利用或探索比特幣,以實現投資組合多元化和對衝宏觀經濟不確定性。
以Strategy(前身爲MicroStrategy)爲首的上市公司也在積極積累比特幣,自2024年11月以來,已有超過425000枚比特幣從交易所撤出,上市公司收購了近350000枚比特幣。
交易所比特幣供應量的減少對市場產生了諸多影響,包括拋售壓力的減弱。隨着可供立即出售的比特幣數量減少,大規模拋售的風險降低,有助於穩定甚至推高價格。
如果需求繼續上升而供應仍然受限,市場也可能遭遇供應衝擊,而這在歷史上往往是價格大幅上漲的前兆。
鏈上分析師Willy Woo發文稱:「比特幣基本面已經轉爲看漲,這對於突破歷史高點來說並不是一個壞兆頭。」
走向自我託管和長期持有的舉措反映了加密貨幣市場的成熟,散戶和機構投資者越來越多地將比特幣視爲一種戰略資產,而不是投機性資產。
交易所比特幣供應量減少被廣泛視爲利好指標。然而,這也意味着任何需求的突然激增都可能導致價格波動加劇。
未來幾周,市場將拭目以待,看看此次供應緊縮是否會轉化爲比特幣的下一輪上漲,或者市場情緒是否會隨着新的宏觀經濟數據的出現而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