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Grayscale:DeepSeek如何改寫AI格局?去中心化AI是破局者嗎?

金色財經2025年2月8日 03:16

來源:Grayscale;編譯:鄧通,金色財經

摘要

  • DeepSeek 人工智能模型的推出被稱爲“斯普特尼克時刻”,突顯了國際上對人工智能霸權的爭奪以及開源技術的力量。
  • 與此同時,這則新聞也凸顯了與中心化人工智能開發相關的風險,如數據安全、偏見和審查制度。與中心化人工智能公司相關的風險可以通過基於區塊鏈的人工智能平臺(如 Bittensor)來解決。
  • Bittensor 通過使用去中心化網絡和經濟激勵措施,幫助促進開放和全球人工智能系統的發展。通過利用區塊鏈技術和全球參與者網絡,像 Bittensor 這樣的平臺可以提高透明度、實現訪問民主化並分配人工智能系統的所有權。
  • Grayscale Research 認爲,DeepSeek 的出現可能會降低開源去中心化人工智能項目的成本和進入門檻。

發生了什麼?

最近,總部位於中國的初創公司 DeepSeek 推出了一個開源人工智能 (AI) 模型,其性能與 OpenAI 的 o1 等領先模型相當甚至超過後者。[1]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DeepSeek 以明顯更少的計算資源實現了這一目標,據報道,它只花費了約 500 萬美元來訓練該模型——這只是 OpenAI 花費數億美元進行訓練的一小部分。[2] 到 1 月 27 日,DeepSeek 在 Apple App Store 排名中超過了 OpenAI 的 ChatGPT。[3]

科技領袖們稱這是人工智能的“斯普特尼克時刻”——我們可能正在目睹中國和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現代太空競賽。[4] DeepSeek 的出現導致科技股歷史性拋售,Nvidia、微軟等公司市值蒸發數十億美元,因爲它迫使投資者重新考慮之前對這項強大的新興技術的假設。 [5]

然而,儘管 DeepSeek 的突破展示了開源 AI 的強大功能,但它們也引起了人們對 AI 技術集中控制和開發風險的更多關注。在該公司新模型性能的消息公佈後,DeepSeek 就遭受了大規模網絡攻擊,促使該公司暫時限制用戶註冊。[6] 這起事件凸顯了中心化系統固有的漏洞——包括網絡攻擊可能中斷服務的風險。分佈式系統可以通過將責任分散到多個實體來增強網絡彈性。AI 模型的去中心化開發也可能有助於減少偏見並提高這項關鍵技術的透明度。

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與 AI 開發相關的這些風險,並詳細介紹 Bittensor 等去中心化 AI 平臺如何解決這些風險。我們還將探討 Bittensor 迄今爲止的進展以及 DeepSeek 對去中心化 AI 更廣泛發展的潛在影響。

中心化 AI 的風險

網絡效應和密集的資本需求導致許多大型科技公司以外的 AI 開發者(例如小公司或學術研究人員)要麼難以獲得 AI 開發所需的資源,要麼無法將其工作貨幣化。這可能會限制整體 AI 競爭和創新。

因此,對這項關鍵技術的影響力主要集中在少數科技巨頭手中,引發了有關審查和偏見的嚴重問題。例如,2024 年 2 月,谷歌的 AI 圖像生成器 Gemini 暴露了種族偏見和歷史錯誤,說明了公司如何操縱他們的模型。[7]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擔憂延伸到了 DeepSeek。

這引發了有關 AI 治理的更廣泛問題。少數人控制着開發少數模型的公司,這些模型可能會越來越多地塑造和影響社會。隨着人工智能的影響力和重要性不斷增長,許多人擔心一家公司或政府可能會掌握對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的人工智能模型的決策權,可能會設置護欄,閉門操作,或操縱模型以謀取利益——但以犧牲社會其他成員爲代價。

我們如何確保我們可以信任我們用於數據的模型?缺乏真正的透明度——而且風險如此之高——我們如何相信這些創新技術是爲了我們的最佳利益而不是以犧牲我們爲代價而建立的?

去中心化 AI 和 Bittensor

進入去中心化 AI:這些挑戰的潛在解決方案。通過利用區塊鏈技術和全球參與者網絡,像 Bittensor 這樣的平臺可以提高透明度、實現訪問民主化並分配 AI 系統的所有權。

Grayscale Research 認爲,去中心化 AI 有可能將有關 AI 開發的重要決策從封閉的花園中帶入公共所有權。我們相信 Bittensor 提供了一個引人注目的解決方案,作爲一個關鍵的去中心化 AI 平臺,它準備幫助解決這些風險併爲中心化 AI 現有企業提供可行的替代方案。

什麼是 Bittensor

Bittensor 是一個平臺,它利用去中心化網絡和經濟激勵措施,幫助促進開放和全球人工智能系統的開發。它旨在創建一個“人工智能互聯網”,其中互聯的生態系統稱爲“子網”,每個子網都專注於不同的特定用例。目前,Bittensor 擁有 50 多個子網,涵蓋廣泛的應用和用例,包括視頻生成、AI 代理和深度僞造檢測。以下是 Bittensor 嘗試解決與中心化 AI 相關的問題的方式:

  • 協調經濟激勵:中心化 AI 公司優先考慮股東價值和利潤,這通常會導致從用戶身上榨取價值。相比之下,通過使用其 TAO 代幣,Bittensor 協調了生態系統參與者(包括其用戶和代幣持有者)之間的激勵。
  • 無需許可即可構建和使用 AI:許多中心化 AI 平臺通常對開發人員的准入門檻很高。此外,隨着 AI 變得越來越強大,對於誰可以構建或訪問這些應用程序的限制可能會越來越多。Bittensor 提供了一種替代方案,無需許可即可訪問資源來開發和使用 AI。
  • 開源貨幣化:雖然像 DeepSeek 的 R1 和 Meta 的 Llama 這樣的開源 AI 模型提供了好處,但開源 AI 在貨幣化和協調方面仍然面臨很大困難。Bittensor 通過 TAO 代幣發行幫助解決了這個問題,允許 AI 開發人員將他們的工作貨幣化併爲其提供資金。

我們認爲 Bittensor 的代幣(TAO)目前具有特別引人注目的投資價值,原因如下:

  • 有可能解決上述與中心化 AI 相關的問題。
  • 目前已取得進展,吸引生態系統投資者,如 Yuma 和子網建設者,如 Masa(數據抓取和 AI 代理競技場)、Dippy(AI 角色扮演應用程序)和 Kaito(去中心化搜索)。
  • 動態 TAO(“dTAO”)升級定於 2 月[9] 進行,這將使投資單個子網成爲可能;我們相信這可能會爲 Bittensor 生態系統注入一波新的流動性。

更廣泛的去中心化 AI 格局

就在最近,一些人可能認爲開源 AI 總是落後於科技巨頭提供的最佳閉源模型。DeepSeek 表明,未來情況不一定如此;關鍵的 AI 創新不需要在孤島中完成,也不需要自上而下地涓滴而下。

Grayscale Research 預計,各種各樣的去中心化 AI 資產都可能受益。隨着效率提升的學習和應用,DeepSeek 的發展可能會刺激去中心化 AI 的廣泛改進。訪問 DeepSeek 的高性能開源模型可以降低成本,並降低許多開源去中心化 AI 項目的進入門檻,尤其是在應用層。[10]

我們已經看到這種情況發生了。例如,去中心化 AI 代理啓動板 ai16z 已經允許使用其 ELIZA 框架構建的代理訪問 DeepSeek 的模型。[11] 1 月 27 日,Venice.ai 推出了代幣,該代幣是一款去中心化應用程序,可在用戶本地設備上訪問 DeepSeek 模型,同時保留用戶的數據隱私。該代幣在推出後兩小時內估值就超過 10 億美元。[12]

結論

隨着 DeepSeek 等發展繼續塑造人工智能格局、國際技術霸權競爭和社會,Grayscale Research 認爲,我們必須採用解決中心化風險的去中心化解決方案。通過利用此類平臺,我們可以潛在地防止壟斷控制,爲人工智能打造更安全的未來。

註釋

[1] “中國頂級人工智能模型如何克服美國製裁。”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2025 年 1 月 24 日

[2] “DeepSeek 的人工智能如何與 OpenAI 的模型相抗衡。”華爾街日報。2025 年 1 月 28 日

[3] “中國的 DeepSeek 人工智能在應用商店中擊敗 ChatGPT:這是你應該知道的。”CNBC。1 月 27 日。

[4] “中國的 DeepSeek 人工智能震撼行業並削弱美國的氣勢。”BBC。2025 年 1 月 28 日。

[5] “中國的 DeepSeek 人工智能震撼行業並削弱美國的氣勢。”BBC。2025 年 1 月 28 日。

[6] “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登上應用商店榜首後,DeepSeek 遭遇‘大規模’網絡攻擊。”衛報。 2025 年 1 月 27 日。

[7] “Gemini 生成種族多元化的納粹分子後,谷歌爲‘失手’道歉。” The Verge。2024 年 2 月 21 日。

[8]  The Independent。2025 年 1 月 28 日。

[9] X.com

[10] “DeepSeek 比 ChatGPT 好在哪裏:成本比較。” Creole Studios。2025 年 1 月 28 日。

[11] “DeepSeek 會引發 AI 代理領域的重大改組嗎?是時候逢低買入還是撤退了?” AICoin.com。2025 年 1 月 27 日。

[12] “允許私人訪問 DeepSeek 的威尼斯 AI 代幣總價值達到 16 億美元。” TradingView。 2025 年 1 月 27 日。

[13] 持股情況如有變更,恕不另行通知。

來源:金色財經

審核Esteban Ma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