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热点聚焦》面对特朗普关税大棒,中国从避免升级转为"绝不屈服"

路透社2025年4月14日 05:02
  • 在向特朗普释放善意无果后,中国政府在贸易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
  • 中国政府通知外交部和商务部官员取消休假
  • 特朗普称中国已经慌了
  • 中国努力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反对美国加征关税

- 据四位熟悉内情的人士透露,中国政府已让官员处于"战时状态",并下令展开外交攻势,旨在鼓励其他国家反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高额关税。其中两位人士称,外交部和商务部官员已被通知取消休假计划,并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他们说,负责地区涵盖美国的部门也得到加强。

在特朗普的"解放日"关税大棒砸下后,中国以强硬态度应对,这对曾经试图尽量避免贸易战升级的中国政府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转折。几个月来,中国外交官一直试图与特朗普政府建立高层沟通渠道,以捍卫中国所描述的"双赢"贸易关系。

路透采访了十多位人士,包括中美政府官员,以及其他外交官和了解双方沟通情况的学者。其中四人还描述了中国外交官如何与特朗普关税所针对的其他政府沟通。两位人士说,中方也接触了美国在欧洲、日本和韩国的长期盟友。

中国外交部没有回复置评请求。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在回答路透提问时说,中国政府不想打贸易战,"但也不怕打"。

韩国和日本驻美大使馆没有立即回应就本国与中国的会谈发表评论的请求。

在中国最初的反制行动之后,特朗普说:"中国玩砸了,他们慌了--这是他们不能承受之重!"他还表示,中国政府希望达成协议,但"他们只是不知道如何去做"。

目前除中国外,所有国家都被暂停加征关税90天。除一些例外情况,中美之间的货物贸易现已基本冻结,中国政府开始对服务贸易下手,同时警告国人不要前往美国,并限制引进美国电影。

**礼貌开局后关系迅速恶化**

即使特朗普是因承诺征收高关税而当选,他在就任之初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也是客客气气的。但双方关系很快便开始恶化。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中美间有多个高层沟通渠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时任驻美大使崔天凯和特朗普女婿库什纳(Jared Kushner)之间的沟通。但一位了解中美关系的中国官员说,现在并没有相应的渠道,并表示中国搞不清谁在两国关系问题上代表特朗普说话。

特朗普政府的一位官员在回答路透提问时说,美方已经"向中方明确表示,我们希望工作层面的接触能够继续下去...但不会为了接触而接触,也不会参与不能促进美国利益的对话"。

一位美国学者说,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大选前曾试图联系特朗普的盟友马斯克,但没有成功。此外,除了1月下旬一次冷冰冰的通话之外,两国最高外交官之间也没有公开交流。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曾表示,他"没有与中国接触",并称特朗普希望直接与习近平谈判。特朗普政府官员说,美方曾多次询问中国外交官,习近平是否会要求与特朗普通电话,"而答案一直是'不'"。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专家赵明昊说,这种联系方式在中国的决策体系中完全行不通。他表示,对中方来说,通常先要在工作层面达成一致并开展工作,然后才能安排峰会。

**决不让步**

在经历过多轮中美贸易战后,中国已经琢磨出自己的一套应对措施,包括征收反制关税、对大约60家美国公司设限、以及限制稀土出口。

习近平选择了强有力的回应,在特朗普宣布的关税生效之前就以全面加征关税作为反击。一位官员认为这种异常迅速的反应与新冠大流行时期的决策类似,后者不必按照惯例得到所有相关部门的签字认可。

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周五表示,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提高至125%,如果美方继续关税数字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并称美方的关税策略是一个"笑话"。

据两位驻北京的外交官称,中国外交部已召集许多驻外使领馆负责人回京参加特别会议,以协调应对措施。中国还正式致函其他遭特朗普施压国家的政府官员,邀请他们参与贸易谈判。

中国也非常关注国内对关税战的反应,社交媒体用户本周广泛转发了官方《人民日报》4月7日的一篇评论员文章,呼吁增强有效应对美国关税冲击的信心。

中国最近还开始鼓励家庭增加消费,并大幅调整了对国内消费的表述。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将经济增长的引擎从出口转为消费。复旦大学的赵明昊说:"真正的战场在国内,而不是双边谈判。"

中国官员还在马斯克的X平台上发布了毛泽东主席在1953年谈及抗美援朝战争时的讲话片段。

"(这场战争)他们要打多久,(我们)就打多久,一直打到(我们)完全胜利。"(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的信息仅供教育和参考之用,不应视为财务或投资建议。

相关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内数据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并受使用条款约束。历史及当前收盘数据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报价均以当地交易所时间为准。美股报价的实时最后成交数据仅反映通过纳斯达克报告的交易。日内数据延迟至少15分钟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参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第三方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观点基于分析师的独立评估和判断,未考虑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
风险提示:我们的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仅提供关于某些投资产品的一般信息。Finsights 不提供财务建议或对任何投资产品的推荐,且提供此类信息不应被解释为 Finsights 提供财务建议或推荐。
投资产品存在重大投资风险,包括可能损失投资的本金,且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投资产品的过去表现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
Finsights 可能允许第三方广告商或关联公司在我们的网站或移动应用程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广告,并可能根据您与广告的互动情况获得报酬。
© 版权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