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澳洲朗塞斯顿3月13日 - 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所带来的日益严峻的挑战时,摒弃杂音、关注基本面可能是最有效的策略。
当媒体关注特朗普及其政府关于新关税和报复性关税的每一个引人注目的声明和社交媒体帖子时,大宗商品市场正忙于做他们过去一直做得很好的事情,即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对于大宗商品而言,重要的是要区分已经受到特朗普贸易政策影响的商品、未来可能受到影响的商品,以及不太可能受到直接影响但可能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的第二轮影响的商品。
第一类包括钢铁和铝,特朗普已开始对所有进口钢铝加征25% 的关税。主要影响可能是美国钢铁和铝的价格上涨,因为国内生产商大幅提高产量的空间有限。
从长远来看,美国铝和钢铁生产商有可能提高产能和产量,或者外国生产商在美国建厂。
但这种情况是否会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认为关税在很大程度上是永久性的,以及美国经济是否足够强劲,足以证明进行投资是合理的。
成为特朗普靶子的商品还包括原油和铜,尽管角度有所不同。
特朗普已表示打算对进口铜加征关税,此举正将亚洲和欧洲的铜库存吸引到美国,并提高了美国铜相对于其他全球指标的价格。
这种直接的套利行为可能会在关税生效后立即结束,也可能不会,这取决于特朗普最终的决定。
关税对全球铜市场的干扰可能有限,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进口国和加工国,今年中国经济的命运将更大程度上决定铜市场的走向。
**军用金属**
据报道,特朗普计划在美国军事基地建造金属精炼设施,以确保关键矿产的安全供应。外界对这一计划的反应就是关注基本面、忽视噪音的一个例子。
特朗普担心中国控制大部分关键矿产的采购和加工是有道理的,但在军事基地上建造金属精炼设施是否是解决之道还值得商榷。
美国仍需从外国采购矿石原料,而特朗普的所作所为似乎无法确保美国获得更多资源。
原油是另一种可能受到特朗普政策影响的大宗商品,但更多是从地缘政治角度而非关税角度来看。
如果特朗普真的试图利用制裁迫使伊朗的原油出口量接近于零,这将会收紧供应,对油价有利。
如果他确实成功促成乌克兰和平协议,那很可能是按照俄罗斯的条件,并导致制裁放松,这可能会增加供应。
如果贸易战继续升级,美国的原油出口也有可能被纳入报复性关税,这将迫使全球原油流动重新洗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