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深度分析】亚马逊:电商巨头遭关税重创,准备下跌?

TradingKey
作者Mario Ma
2025年4月28日 11:10

TradingKey - 近期市场更多受情绪因素主导,未能充分反映基本面的影响。2025年实施的关税政策对亚马逊的业务,尤其是其电商业务,产生了显著冲击。关税对宏观经济环境、供应链、通胀以及消费行为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本报告旨在分析关税政策对亚马逊电商业务的深远影响。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我们估算亚马逊2025年的公允价值为174美元。 图1:亚马逊

来源: TradingView

1. 关税冲击电商行业

 图2:亚马逊

来源: TradingKey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实施一系列关税措施,市场普遍预期这些措施将比2018年的对华关税范围更广、破坏性更大,对全球供应链构成显著冲击。截至目前,特朗普已实施10%全球进口关税,中国商品关税高达145%。钢铁、铝、汽车及零部件额外加征25%关税。加拿大和墨西哥USMCA合规商品免税,非合规商品关税25%。除中国外,互惠关税暂停90天,政策复杂且影响范围巨大。

电商行业受到显著冲击,最直接表现为进口成本激增。亚马逊、Temu、Shein等依赖中国供应链的跨境电商平台面临利润压缩,商品价格上涨15%-20%(如服装12.5%-20.6%,玩具36.3%-55.8%)。取消800美元以下De Minimis豁免进一步推高小额订单成本。为应对挑战,这些平台被迫调整定价策略,优化物流,本地化库存以及调整营销策略来对冲消费者需求下降的影响。

2. 关税重创了亚马逊?

亚马逊作为全球电商巨头,其2024年总收入高达近6400亿美元,占据美国电商市场40%的份额,远超其他竞争对手。然而,关税带来的成本变化对亚马逊的财务和市场表现产生了显著影响。由于亚马逊的政策调整直接牵动数百万卖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其应对关税的策略不仅关乎自身发展,也成为行业风向标。

过去一年,亚马逊股价整体表现稳健。然而,随着关税政策的影响逐渐显现,股价开始显著回落,甚至抹去了特朗普上台以来的全部涨幅。这一趋势反映了市场对关税可能削弱亚马逊盈利能力的担忧。

对于亚马逊而言,关税的直接影响集中在供应链层面,尤其是依赖中国供应链的业务。供应链问题导致库存可用性下降,推高商品成本,首当其冲的是亚马逊的在线商店(1P)和第三方卖方服务(3P)业务。这不仅压缩了利润空间,还波及广告收入等相关领域。若关税政策持续加码且维持时间较长,亚马逊电商业务的营收增速预计将放缓,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

相比之下,亚马逊的AWS云服务、订阅服务及实体店业务受关税的直接冲击较小。然而,若关税引发更广泛的经济放缓,企业可能缩减资本支出,消费者也可能减少开支,这些业务板块的收入将面临间接压力,增长前景不容乐观。

 图3:亚马逊

来源: TradingKey, Amazon

3. 利润承压:亚马逊1P业务遭遇关税挑战

亚马逊的1P业务,即直接从供应商采购商品并通过平台销售给消费者的模式,是公司的重要营收支柱,约占其总销售额的40%。这一业务模式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特别是中国供应商,约25%的1P库存来自中国。由于这一依赖,亚马逊的关税暴露度达到2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约10%)。相比其他零售商,亚马逊的1P业务更容易受到关税政策的冲击。

根据高盛的分析,1P业务的商品成本约占其收入的74%,商品利润率仅为26%。新关税政策将显著推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商品,预计采购成本将上涨15-20%。然而,亚马逊无法将全部新增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将直接压缩其销量和利润率。

此外,亚马逊采用动态定价算法,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调整1P商品的售价。如果其他零售商选择承担部分关税成本以保持价格竞争力,亚马逊将面临更大的利润压力。市场竞争与成本上升的双重夹击,使得1P业务的盈利能力进一步承压。虽然亚马逊可以调整采购策略或寻找替代供应商,但这些调整短期内难以实现。因此,关税政策的变化对1P业务的冲击尤为显著。

 图4:Estimated Exposure to China

来源: Amazon, Morgan Stanley Research

4. 亚马逊3P业务的两难抉择

亚马逊的3P业务(第三方卖家平台)是指独立卖家通过亚马逊平台销售商品,亚马逊按销售额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与1P业务(自营模式)不同,3P业务不直接承担库存成本,因此表面上受关税政策等外部因素的直接冲击较小。然而,关税的实际影响却让亚马逊的3P业务面临复杂的两难抉择,短期收益与长期风险并存。

关税推高第三方卖家的运营成本,迫使其提高商品售价以转嫁部分压力。由于亚马逊的佣金基于销售额比例,高售价短期内能增加佣金收入,缓解利润压力。但消费者对价格敏感,若售价持续上涨,需求可能下降,导致商品总销售额减少,对亚马逊不利。

此外,亚马逊的广告业务是其多元化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2024年,广告收入达56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0%,占总营收的比例持续上升。其中,1P业务广告主要来自亚马逊自有平台(如Prime Video),而3P业务广告则以第三方卖家的Sponsored Ads为主。据统计,3P业务卖家在广告上的支出远高于1P业务卖家的投入,通常占广告收入的80%以上。若关税持续压缩卖家的利润,这些卖家可能会因为毛利率的下降而削减广告支出,从而可能拖累整体的广告收入表现。

总体来看,关税下更高的售价能在短期内提升佣金收入,但若需求弹性导致销量下滑,其负面影响可能超过售价提升的收益。亚马逊需在定价策略与市场需求间找到平衡,以维护长期的销量和广告收入。

 图5:亚马逊

来源: TradingKey, Amazon

5. 关税环境下亚马逊电商的竞争优势

关税无疑会对亚马逊的电商业务造成负面影响,但凭借其独特优势,亚马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这些冲击。以下是亚马逊在关税环境下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供应链多元化与适应力:亚马逊的市场和卖家已从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内(2018年)实施的关税中断中吸取经验教训,许多第三方卖家逐步将供应链多元化,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尽管2025年的关税规模前所未有,风险也更高,但亚马逊凭借其市场灵活性和适应能力,预计将比其他一级零售商更快调整供应链,减轻关税带来的影响。

议价能力:作为全球最大的买家之一,亚马逊在与供应商的谈判中拥有显著优势。这种地位使其能够协商更低的价格,并将成本优势转嫁给消费者。通过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亚马逊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即使在关税压力下也能维持吸引力。

全球物流网络:亚马逊拥有全球最广泛且复杂的物流网络。截至2024年,其在物流领域的投资已接近1000亿美元。这种大规模投入带来的规模效应,使亚马逊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从亚洲转移库存。相比依赖第三方物流且规模较小的同行,亚马逊在物流成本控制和效率上占据明显优势,从而最小化关税带来的额外负担。

 图6:亚马逊

来源: TradingKey, Amazon

运营效率提升:近年来,亚马逊持续优化成本结构,运营支出增速显著放缓。通过引入机器人技术等创新手段,其电商业务的运营利润率不断提高。由于亚马逊电商业务的体量庞大,运营效率的微小提升即可转化为巨大的收益。这种效率优势使其在面对关税成本上升时更具韧性。

 图7:亚马逊

来源: TradingKey, Amazon

外汇缓冲:亚马逊约四分之一的收入来自国际业务,这些收入不受美国关税政策直接影响。此外,美元走软有助于缓解近期的不利因素,为其商业模式提供了一定缓冲。 图8:美元指数

来源: TradingView

6. 估值

关税政策对亚马逊的业务产生了显著影响,尤其是在1P业务模式下。作为进口商品的直接采购方,亚马逊需要承担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这直接压缩了其利润空间。综合分析后,预计关税的影响将导致亚马逊年度运营利润减少50-100亿美元。这一成本压力主要集中在电商业务的核心环节,对整体盈利能力构成挑战。

结合关税对电商业务和广告业务的盈利能力造成拖累,以及AWS业务预计仍将保持双位数增长,部分抵消整体压力,预计亚马逊2025年的每股收益(EPS)为5.99美元。这一数字低于当前市场共识的6.25美元,表明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结合亚马逊在关税政策下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的谨慎预期,采用2025年的市盈率(PE)29倍得出2025年亚马逊的合理目标价为174美元。

图9:亚马逊

来源: TradingKey, Amazon

审核人Yulia Zeng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场,也不能作为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做参考,读者不应以本文作为任何投资依据。 Tradingkey对任何以本文为交易依据的结果不承担责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证本文内容的准确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您应该寻求独立财务顾问的建议,以确保您了解风险。

推荐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内数据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并受使用条款约束。历史及当前收盘数据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报价均以当地交易所时间为准。美股报价的实时最后成交数据仅反映通过纳斯达克报告的交易。日内数据延迟至少15分钟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参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第三方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观点基于分析师的独立评估和判断,未考虑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
风险提示:我们的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仅提供关于某些投资产品的一般信息。Finsights 不提供财务建议或对任何投资产品的推荐,且提供此类信息不应被解释为 Finsights 提供财务建议或推荐。
投资产品存在重大投资风险,包括可能损失投资的本金,且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投资产品的过去表现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
Finsights 可能允许第三方广告商或关联公司在我们的网站或移动应用程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广告,并可能根据您与广告的互动情况获得报酬。
© 版权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