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香港/伦敦3月6日 - 一些船运公司正在谨慎地将业务迁出香港,并将船只从香港船舶注册处注销。还有一些公司则在制定应急计划。
六位航运公司高管表示,这些低调举动的背后,是担心他们的船只可能被中国当局征用,或在中美冲突中遭到美国制裁。
这些人士对路透表示,中国政府强调香港在服务中国安全利益方面的作用,而 美国对中国商业船队在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如台湾问题)中的重要性的审查日益严格,这些都引起了整个行业的不安。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上个月提议对中国航运公司和其他运营中国制造船只的公司征收高额港口费,以对抗中国在造船和海运物流领域的 "有针对性的主导地位"。
一个多世纪以来,香港一直是船东以及支持他们的经纪人、金融家、承销商和律师的中心。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香港的海运和港口业占其GDP的 4.2%。
海事数据集团 Veson Nautical 旗下子公司 VesselsValue 的数据显示,香港的船旗悬挂量在全球排名第八。
路透对包括航运业高管、保险公司和熟悉香港情况的律师在内的20多人进行了采访,发现他们越来越担心,在中美军事冲突中,商业海运业务可能会受到他们无法控制的力量的牵制。
许多人提到如下几个因素:中国加强对国家安全目标的关注;贸易摩擦;以及对北京负责的香港领导人在紧急情况下夺取航运控制权的广泛权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表示:“我们不希望中国来敲我们的门,要我们的船,而美国却在另一边针对我们。”
香港政府在回答路透的提问时表示,鉴于地缘政治和贸易环境的变化,航运公司对业务进行评估是很自然的,注册船舶数量在短期内出现波动也是正常的。
香港政府发言人表示,香港将 "继续发挥其作为著名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并概述了一系列针对船东的激励措施,包括利得税减免和绿色补贴。
该发言人说,无论是有关船舶注册的法律还是紧急状态条款,都没有授权香港领导人征用船只为中国商船队服务。
当被问及业界人士对中美冲突期间如何运用殖民时代的紧急权力的担忧时,该发言人拒绝详述。这些条款允许香港领导人制定 "任何规定",包括控制船只和财产。
中国国防部和商务部没有回答有关商船队在北京作战计划中的作用、悬挂香港区旗的船只可能参与其中以及商业船东的担忧等问题。
美国财政部和五角大楼拒绝就潜在制裁、航运业高管的担忧以及香港注册船只在中国商船队中的作用发表评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