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孟买3月6日 - 特朗普再次采取行动削减从中国的进口。就像在第一个任期一样,这位美国总统希望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脱钩,并在关键战略领域实现自给自足。这次不同的是,他要打击中国绕道第三国出口产品的做法。美国这届政府的眼光很深远,预示着全球供应链将出现更大的动荡。
这位房地产大亨的第二个任期才刚到第七周,就已经两次提高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进口关税,在原有关税税率的基础上累计增加了20个百分点,而且现在预计这些关税还将继续上升。
特朗普还通过瞄准所谓的"中国加一"贸易的后门受益者来攻击中国。在他于2018年实施关税行动之后,企业按照该战略加速将业务迁出中国。这项已实施了十年、用于解决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的战略,演变成了降低中美关系恶化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的一种方式。
这种最初的供应链重新布局只解决了两个大国之间的直接双边贸易风险。生产总体上仍与中国这个世界工厂高度关联。根据美国统计局(U.S. Census Bureau)的数据,2017 年至 2024 年,中国在美国进口中所占的份额下降8 个百分点至 13.4%。但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的数据显示,同期中国在全球商品出口中的份额从12.7%上升至14.2%。
图:美国从越南和墨西哥的进口不断增长
一些中国制造的商品只是通过第三国运往美国,途中的附加值往往很低。根据美国统计局的数据,从2017年到2024年,美国从越南的进口额增长了两倍,达到1,370亿美元,而墨西哥的进口额增长了近三分之二,达到5,060亿美元。根据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的分析,墨西哥专门从事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而越南在美国进口中的份额则在电信、家具和鞋类等领域激增。
特朗普上任第一天就发布了《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要求对工业供应链进行关税调整,以解决规避关税的问题。
图:越南国内增加值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下降
美国也在依靠盟友出手。例如,墨西哥目前正在权衡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并对中国钢铁发起了倾销调查,以进一步讨好华盛顿。特朗普的财政部长贝森特说,加拿大也应该对中国征收关税,以免来自中国的大量商品冲击北美。
Natixis高级经济学家Gary Ng说:"过去,很多限制措施都是针对'Made in China',而现在越来越多地针对'Made by China'。"
特朗普的最终政策意图仍不明确,但现在 "中国加一"贸易可能有多种演变方式。美国正在寻求吸引一些制造业回流,重点可能是钢铁、铝、制药、汽车等战略行业,以及半导体等高科技产品。野村(Nomura)亚太地区(除日本)首席经济学家Sonal Varma说,就低端制造业而言,美国没有必要参与竞争,特朗普可能倾向于从那些受中国影响较小的盟友那里进口商品。
在这种情况下,越南将蒙受损失,因为越南是中国贸易和投资的主要接受国,这些投资专注于在东南亚建立制造基地。这将让三星电子 005930.KS 和NikeNKE.N 等在越南拥有大量业务的公司感到头疼。
图:越南在中国新建制造业FDI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Varma表示,相比之下,印度则有机会从中获益。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总理莫迪上个月访美期间,两国同意在 2025 年秋季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目标是到2030年使双边贸易总额增加到5,000 亿美元。
虽然新德里仍严重依赖中国的零部件,但来自美国的投资在印度吸引的投资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根据印度工业促进和国内贸易部的数据,美国投资占2000年以来流入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10%。只有避税天堂毛里求斯和新加坡的份额更高。
即便如此,除了在苹果AAPL.O供应商方面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功之外,印度迄今为止在吸引迁移的中国生产业务方面进展有限。周三,特朗普在国会发表讲话时指责了印度的高关税。
Varma警告说,归根结底,中国的制造业实力使其很难被拒之门外。"这就像打地鼠策略,每当政策制定者试图堵住一个漏洞,企业就会找到另一条绕过关税的途径。"
图:印度吸引了很大一部分来自美国的海外投资
其结果可能是以美国为中心的供应链更清晰地隔离开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中国零部件的使用。汇丰银行环球研究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表示,复制现有供应链的效率和规模经济具有挑战性,因此这可能会发生在产品层面而非国家层面。在这种情况下,越南可能会继续大量生产商品,但根据零部件的来源,它们会被送往不同的市场。
总的来说,华盛顿对北京的敌意很深,很难想象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会达成大妥协,缓解美国对中国出口和投资的攻击。更重要的是,第三国和企业不太可能指望任何此类安排能够维持下去。这表明,无论这位难以预测的美国总统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里做什么,重置"中国加一"贸易都将更加艰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