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会直接影响日常消费品价格,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从每天开车所需的汽油,到餐桌上的食物,再到建造房屋时使用的钢材,这些日常所需物品的来源,都与大宗商品密切相关。
那么,究竟什么是大宗商品呢?从定义上讲,大宗商品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并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 。它们具有供需量大、同质化、价格波动大、易于储存和运输以及金融属性强等显著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大宗商品市场在全球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并对全球经济和市场价格产生深远影响。
大宗商品的特点
- 供需量大:大宗商品通常是大量生产和消费的原材料或基础物资,其交易量通常非常庞大。这些商品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因此其交易规模巨大。
- 价格波动大:大宗商品的价格受全球经济形势、政治局势、自然灾害、供需关系、经济状况、政策变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价格变动较为频繁且幅度较大。这种价格波动使得大宗商品市场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和投机性。
- 易于储存和运输:大宗商品通常易于储存和运输,这使得它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的调配和交易。这种特性也促进了大宗商品市场的国际化发展。
- 种类多样:大宗商品包括能源商品(如原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如铁矿石、铜、铝等金属矿石和钢铁、有色金属等)、农副产品(如大豆、玉米、棉花等)等多个种类。这些商品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 同质化:大宗商品在质量上相对较为统一,不同供应商提供的大宗商品在品质上差异较小。这种同质化特性使得大宗商品易于标准化和分级,从而方便了交易和定价。
- 金融属性强:大宗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紧密相连,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交易。金融市场的变动也会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显著影响。投资者可以通过期货、期权、ETF 等金融工具参与大宗商品市场,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配置和风险的分散。例如,黄金作为一种重要的避险资产,在全球经济不稳定或地缘政治紧张时期,往往会吸引大量投资者的买入,推动其价格上涨。
大宗商品的分类
商品可根据其性质和用途大致分为几类。 主要分为硬商品和软商品,以及农产品、能源商品和金融商品等具体小类。
硬商品
硬商品是必须开采或提取的自然资源,一般具有物理性质较为稳定、可储存性强等特点。
- 能源类: 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和天然液体,是各种工业和消费应用的必需品。 由于全球供应限制、需求波动等因素受到经济状况和能源政策的影响,能源价格波动明显。
- 金属类: 分为贵金属和工业金属。贵金属如黄金、白银、铂金等,具有货币属性、保值避险功能和一定的工业用途;工业金属包括铜、铝、锌、铅等,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汽车制造等众多工业领域。
软商品
软商品主要指的是农产品以及一些经济作物等,这些商品通常具有生长周期相对较短、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等特点。
- 农作物类:包括小麦、玉米、大豆、稻谷等粮食作物,它们是人类基本的食物来源,也是食品加工行业的重要原料。其价格受种植面积、气候条件、全球粮食需求等因素影响。
- 经济作物类: 这些商品来自农业生产过程,但不用于食品消费。 例如棉花、橡胶和木材,它们对各种制造过程至关重要。
金融商品
这一类别包括债券、货币和其他金融工具。 金融商品在交易和投资策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多样化,并对冲市场波动。
大宗商品市场
大宗商品市场是指进行大宗商品买卖、流通的市场。
它们大致可分为两类:现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 现货市场又称现金市场,为实物商品的即时交付提供便利,而衍生品市场则处理基于商品未来价格的合约,如远期、期货和期权。
如何运作?
交易机制
- 报价与下单
做市商制度:部分市场存在做市商,他们持续报出买卖价格,随时准备与其他交易者按此价格交易,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如一些贵金属场外交易市场,由大型金融机构做市。
- 竞价交易:期货交易所等采用该机制,交易者依据自身判断在交易系统输入包含价格、数量等信息的买卖指令,系统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原则撮合交易。
- 撮合与成交:竞价交易中,买入方最高报价大于等于卖出方最低报价时可能成交,交易系统自动按算法撮合确定成交价格和数量。做市商制度下,交易者接受做市商报价即可成交。
- 结算与交割
结算:分每日结算和最终结算。每日结算时,交易所或结算机构按当天结算价计算交易者账户盈亏并划转资金,确保保证金余额达标;最终结算在合约到期或平仓时进行最终资金清算。
交割:现货交易通常在达成后短时间内实物交付并结算货款。期货交易多数合约到期前反向平仓,部分进行实物交割或现金交割。实物交割时卖方按合约标准交付商品,买方付款;现金交割则按约定价格现金结算差价。
价格形成
供求关系主导:长期看,大宗商品价格主要由供求决定。经济增长强劲时需求旺、供应紧,价格上涨;经济放缓,需求降、供应过剩,价格下跌。如全球制造业繁荣时,铜等工业金属需求大增,价格上升。
成本支撑:生产成本是价格重要支撑。矿业含勘探、开采、运输等成本,农产品含种子、化肥等成本。价格长期低于成本,生产者可能减产,影响供应,支撑价格。
市场预期影响: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对未来供求、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等的预期会影响价格。如预期未来原油需求大增,即便当前供求平衡,油价也可能提前上涨。
风险管理
套期保值:生产者、消费者和贸易商等可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生产者担心价格下跌提前卖期货合约,消费者担心价格上涨提前买,用期货市场盈利弥补现货市场损失,锁定成本或利润。
风险控制工具: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还能利用期权、互换等金融工具灵活管理风险。如购买期权支付权利金后,可获未来特定时间按特定价格买卖商品权利,既控制风险又保留获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