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Jamie McGeever为路透专栏作家,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路透佛罗里达州奥兰多4月15日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周一重复了九位前任财长的口号:"我们奉行强势美元政策"。虽然这些话耳熟能详,但背后的坚持信念可能已经软化。
距今30 年前的 1995 年初,前美国财长鲁宾宣称 "强势美元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这句话已成为现代全球金融体系的基本信条之一。
"强势美元 "政策一直以来都不仅仅关乎汇率,这一政策代表了世界对美国的信任,进而凸显美元作为全球经济支柱的地位。
但自 1995 年以来已发生巨大变化。当今世界正在失去对美元的信心,失去对支持美元的政府机构的信任,失去对美国作为 "自由世界 "领导者角色的信心。
1995年时,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刚刚起步,中国即将成为一股经济力量,全球化正在加速,贸易和监管壁垒正在被拆除,全球资本流动呈爆炸式增长。美元在这一切中举足轻重,并在接下来的七年期间一路飙升,直到互联网泡沫崩溃。随后的七年期间,美元汇率下跌约 40%,直到雷曼倒闭事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带动一波美元劲升,之后美元又经历了七年的横盘走势。
尽管如此,这段时间各国央行仍不离不弃地增加美元美汇储备,从2001年的约1万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4.5万亿美元。
这才是强势美元,世界储备货币之王在全盛时期的风光表现。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美元都保持着主导地位。过去10年,各国央行的美元持有量基本持平,但民间部门的买家大幅增加了美元持有量。在外汇储备、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交易中,美元仍是最主要的货币。
但多位经济学家已指出,美元未来的主导地位取决于三个因素:维护美元全球地位的基础;保持对美国作为可靠伙伴的信任;避免过度使用或滥用金融制裁。由于特朗普政府的 "美国优先 "议程导致外国投资者以新的视角看待美元,这三点现在都笼罩着疑云。
现任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兰去年 11 月发表一篇论文,认为从贸易角度来看,美元 "长期被高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元资产发挥着世界储备货币的作用"。
也许更重要的是,米兰还指出,虽然特朗普支持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但他已考虑对美元政策进行 "实质性改变"。米兰表示,全面关税和远离强势美元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是几十年来仅见,从根本上重塑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
米兰认为,这将通过一系列政策来实现,这些政策旨在让世界其他国家分担更多美国为提供储备货币而承担的 "成本",但不会取代美元。关税显然是特朗普的首选政策。
美元估值将会波动,其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主导地位可能会继续慢慢削弱。美国财长可能会继续口头喊着 "强势美元 ",毕竟财长有责任帮助压低借贷成本。
"在需要的时候,在财长担心长期利率的时候,就可以把它拿出来,"渣打银行全球G10外汇研究主管Steve Englander说。
因此,贝森特本周重申美国持续30年的说法或许并不令人意外。但外界应该也会对此置若罔闻。(完)
Foreign official, private sector holdings of Treasuries
Currency breakdown of global FX reserves
Dollar share of global FX reserves vs dollar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