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特朗普关税风暴推出,对全球资本流动格局产生剧烈冲击。作为避险资产的美国国债遭遇大幅抛售,对冲基金仓皇逃离,其避险价值正经历信任危机!
当地时间周三,美国财政部拍卖580亿美元3年期国债,结果遇冷。
据报道,本次3年期美债拍卖的得标利率为3.784%,远高于预发行利率3.760%,尾部利差高达2.4个基点。
另外,本次3年期美债拍卖的投标倍数从上月的2.70跌至2.47,创下自2024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
此外,一级交易商获配比例达20.7%,为2023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凸显其他投资者参与意愿冰点。
据报道,作为衡量美国国内需求的指标,直接竞标者(含对冲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银行等)获配比例降至6.2%,为历史上最低记录之一,较上个月的26%雪崩。间接投标人获配比例升至73%,折射本土投资者离场趋势。
财经金融博客Zerohedge直言,这是一场非常糟糕的拍卖,仅略好于新冠和硅谷银行危机时的3年期债券拍卖。
市场担忧情绪进一步蔓延,有投资者指出,随着欧债、日债收益率持续攀升,本土市场相对吸引力显著提升,可能引发资金回流潮,进一步动摇美债的全球基准地位。
AllianceBernstein核心固定收益和多资产交易主管Matthew Scott表示,这场表现不佳的3年期国债拍卖,无疑会助长有关外国投资者正在撤离美国国债市场的传言。
目前,市场目光已聚焦本周后续拍卖,包括周三的390亿美元10年期国债,及周四的220亿美元30年期国债拍卖会。
丹麦银行研究部的Frederik Romedahl在报告中表示,即将举行的10年期美国国债拍卖将成为衡量久期需求的重要指标。受长端推动,美国国债收益率周二上涨,并在夜间和周三欧洲交易时段继续上升。该首席分析师称:“对冲基金可能减少现金期货基差交易以及周二3年期美国国债拍卖需求疲软,都可能是导致美国国债抛售的潜在原因。
花旗集团表示,美债遭抛售预示着格局的转变,美国国债不再是避险时期的全球固定收益避风港。投资者可能会选择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主权债券。
与美债遇冷不同,亚洲投资级别债券表现却相当稳健。
今日景顺固定收益可持续及影响力投资组合经理林纯晖发文表示,最近美国关税措施带来的担忧导致全球风险资产遭到抛售,而亚洲投资级别债券则表现稳健,息差扩阔幅度较低,跑赢美国投资级别债券。
林纯晖认为专注本地市场且基本面稳定的亚洲债券发行人表现会更稳健,并由此带来投资机会。这包括中国科技、传媒和电信(TMT)、澳洲公用事业、印度非银行业金融公司、印度投资级别债券、澳门博彩业、亚洲消费等领域的部分发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