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智驾迎来“严监管”,过度营销该“刹车”了!

财华社2025年4月17日 06:02

消息面,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会议,会议围绕《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讨论,听取汽车生产企业落实情况及建议。

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深刻领会《通知》要求,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分析人士认为,这次会议相当于给车企上“紧箍咒”,智驾的过度营销或面临刹车,会议也体现出监管部门的态度。

2025年被全球汽车行业公认为“智驾元年”。

各家车企纷纷推出智驾功能,卷王比亚迪(002594.SZ)甚至祭出智驾平权,宣布旗下“天神之眼”智驾系统覆盖全系车型,从售价百万的仰望U8到6.98万元的海鸥智驾版。“智能化”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竞争的关键“门票”,属于兵家必争之地,这已是行业共识,哪家车企如果没有智驾系统上车,绝对是上不了台面。

然而,伴随着智能驾驶站上风口,各种营销乱象频出。

不少车企品牌为了吸引消费者,片面强调自家智驾技术的先进和安全,在一些智驾宣传中出现“准L3”“L2.9”“L2PRO”类似的术语,这些表述并非官方标准,纯粹是车企为突显技术优势自创的营销概念。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的高阶智驾属于L2+,不管如何“+”,仍是“辅助驾驶”的产品属性。由于感知能力的不足,目前全球辅助驾驶系统还不能应对道路交通中所有的场景,尤其是夜间道路维修区域复杂的交通场景,存在明显的技术短板。

各种不遗余力的宣传,甚至是过度营销,或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导致部分消费者产生认知偏差,从而放松警惕,也给行业发展带来诸多隐患。

此前3月29日在安徽铜陵发生的小米SU7车祸,造成了三位年轻女孩不幸离世。这次重大事故引发了公众对于智驾安全的关注,也为狂飙的智驾行业敲响了警钟。

事实上,早前就有部分车企老板呼吁,给智驾行业的“浮躁”氛围降温。王传福曾经表示,所谓的智能驾驶就是高级辅助驾驶,别让资本绑架技术,真正的智能驾驶没那么快。

在本次SU7事故发生后,理想汽车(02015.HK)创始人李想也发文称,媒体和行业机构应统一自动驾驶的中文名词的标准。在他看来,L2和L3什么的用户听不懂,都是专业话术。李想建议统一名称,L2=辅助驾驶;L3=自动辅助驾驶;L4=自动驾驶;L5=无人驾驶。

目前,政策层面再度发力,智驾过度营销被“点了一脚刹车”。

有专家表示,车企应该坚守安全的红线,在宣传智能驾驶技术时,应该全面、客观地介绍系统的功能以及局限性。长远来看,严监管将有利于智驾技术的健康发展,毕竟,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的信息仅供教育和参考之用,不应视为财务或投资建议。

相关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内数据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并受使用条款约束。历史及当前收盘数据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报价均以当地交易所时间为准。美股报价的实时最后成交数据仅反映通过纳斯达克报告的交易。日内数据延迟至少15分钟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参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第三方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观点基于分析师的独立评估和判断,未考虑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
风险提示:我们的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仅提供关于某些投资产品的一般信息。Finsights 不提供财务建议或对任何投资产品的推荐,且提供此类信息不应被解释为 Finsights 提供财务建议或推荐。
投资产品存在重大投资风险,包括可能损失投资的本金,且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投资产品的过去表现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
Finsights 可能允许第三方广告商或关联公司在我们的网站或移动应用程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广告,并可能根据您与广告的互动情况获得报酬。
© 版权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