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分析》美债市场让人忆起新冠疫情期间“甩卖求现”的情境

路透社2025年4月9日 05:00
  • 追加保证金和流动资金需求加剧债券抛售
  • 基差交易的平仓让投资人想起了2020年的市场崩盘
  • 掉期价差大幅收窄,预示抛售压力

- 美国债市的剧烈抛售,让人想起新冠疫情时期的“甩卖求现”,再次引发人们对全球最大债券市场脆弱性的担忧。

近几周,在关税引发的避险情绪推动下,投资人纷纷抛售股票,转而购买政府公债避险,导致规模达29万亿美元的美国公债市场大幅上涨。但周一,尽管股市持续承压,美国公债却遭遇了一波抛售,导致指标公债收益率当日飙升17个基点,波动区间约为35个基点,这是20年来10年期公债收益率最剧烈的交易波动之一。

周二,抛售仍在继续,尽管抛压有所减弱,但指标10年期公债收益率仍回升至4%以上。

一些市场人士表示,根据美国公债市场的剧烈波动和掉期(互换)利差的急剧收紧,他们认为,包括对冲基金在内的投资者一直在抛售美国政府公债等流动资产,以满足各资产类别投资组合亏损而产生的追缴保证金要求。一些对冲基金已经抛售股票,同时市场暴跌迫使他们减少利用借入的现金来进行交易。

道明证券驻纽约的美国利率策略师Jan Nevruzi 表示:“市场各资产类别的大幅波动引发这波平仓。”

投资人和分析师表示,此举让人想起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发之初的甩卖求现风潮,当时由于对疫情的担忧加剧, 市场陷入停滞,促使美国央行购买1.6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券。

投资者和分析师表示,与那次事件类似,周一也出现了所谓的基差交易减少的情况,基差交易是一种流行的对冲基金套利策​​略,在美国公债现货和期货仓为之间进行套利,这类仓位的平仓可能加剧了 2020 年的崩盘。

Nevruzi表示:“当出现这样的大幅波动,并且依赖某种套利关系时,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价差都会收窄,可能不得不削减头寸。”

过去几年,基差交易一直受到监管机构的密切关注,因如果高杠杆的对冲基金部位迅速平仓,可能会成为市场不稳定的根源。这种情况可能会削弱银行在美债市场提供流动性或中介服务的能力,而美债市场又是全球金融的基石。

阿波罗全球管理(Apollo Global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Torsten Slok,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估计,基差交易目前总市值约8,000亿美元。

对冲基金通常会从回购市场借款购买美国公债,并将美国公债用作抵押品。分析师和投资人表示,由于抛售导致美国公债价格下跌,借款的抵押品价值降低,进而引发追加保证金的通知。

Loomis Sayles 投资组合经理兼全球固定收益团队联席主管 David Rolley 表示:“过去几天,确实有大量基差交易平仓,一些银行也收到了追加保证金通知。”

可以肯定的是,可能也有其他因素发挥作用。其中一种解释是,债券市场开始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征收的关税将导致通胀,这将抑制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美联储)在经济成长放缓的情况下降息的能力。

Tolou Capital Management 执行长 Spencer Hakimian表示,“当两个月后通胀率可能冲上4%大关时,还真能买进债券吗?”

**“需求毁灭”**

市场上许多人仍然担心,在波动性加剧的情况下,先前事件(例如 2020 年 3 月)中出现的脆弱性仍可能再次出现。

National Alliance Capital Markets 国际固定收益主管Andrew Brenner 周二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美国公债市场的流动性深度很差,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多年了。”他在谈到周一债券市场的大幅抛售时表示:“这些基差交易的杠杆率最高可达 100 倍。”

除了收益率大幅上升之外,一些分析师还指出,美国公债和利率互换之间的价差变化表明存在特定美债抛盘,而非更广泛的趋势,例如反映货币政策预期变化的趋势。某大型银行负责对冲基金客户的一位不具名的高层表示,在市场剧烈波动的情况下,投资人一直在寻找美国资产的替代品,包括美国公债的替代品。

野村证券国际美国利率部门策略主管Jonathan Cohn 表示,美国公债表现逊于掉期,显示“大量外国中长期投资大户抛售”。他表示,由于预期银行监管将进一步放松,对冲基金之间的共识是为掉期利差扩大部署仓位。Cohn补充道,这些部位可能不得不平仓,导致美国公债抛售。

花旗分析师团队在周二的报告中表示,抛售潮在周一达到顶峰,出现“少量甩卖求现的情形,显示美国公债需求可能毁灭的迹象。”

他们表示,虽然推动掉期利差走低的因素通常是对财政前景存有疑虑,但关税也增加了压力。他们指出:“据推测,贸易减少将限制全球美元储备的增长,而这些储备往往会流入美国债市。”(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的信息仅供教育和参考之用,不应视为财务或投资建议。

相关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内数据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并受使用条款约束。历史及当前收盘数据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报价均以当地交易所时间为准。美股报价的实时最后成交数据仅反映通过纳斯达克报告的交易。日内数据延迟至少15分钟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参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第三方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观点基于分析师的独立评估和判断,未考虑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
风险提示:我们的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仅提供关于某些投资产品的一般信息。Finsights 不提供财务建议或对任何投资产品的推荐,且提供此类信息不应被解释为 Finsights 提供财务建议或推荐。
投资产品存在重大投资风险,包括可能损失投资的本金,且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投资产品的过去表现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
Finsights 可能允许第三方广告商或关联公司在我们的网站或移动应用程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广告,并可能根据您与广告的互动情况获得报酬。
© 版权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