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深圳4月8日 - 美国对中国以及购买或组装中国商品的任何国家加大关税攻势,让北京感到陷入困境,正准备迎接一场经济消耗战。
美国上周对几乎全世界征收至少10%的进口关税,并对越南等国家征收更高的关税,因为中国工厂一直在向越南转移生产。这招致了中国的报复,随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威胁要升级关税。
“谁先投降,谁就会成为受害者,”一位中国政策顾问表示。由于话题敏感,这位顾问要求匿名。“关键是看谁能坚持得更久。”
不过中国没有很好的选择。中国将争取亚洲、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市场,但这或许不是一个好的出路。
其他国家的市场规模比美国小得多,当地经济也受到关税冲击。许多国家也对允许更多廉价中国产品涌入持谨慎态度。
从国内来看,货币贬值是缓解关税影响最简单的方法,但这可能会引发资本外流,同时也会疏远中国可能试图争取的贸易伙伴。迄今为止,中国允许人民币贬值的幅度非常有限。
政府可能会出台更多补贴、出口退税或其他形式的刺激措施,但这也有可能加剧工业产能过剩,并引发更大的通货紧缩压力。
多年来,分析人士一直主张采取刺激内需的政策。
但是,尽管中国政府宣布了刺激政策,但在有效增加家庭消费方面却鲜有行动,因为所需的大胆政策转变可能会在短期内对制造业造成破坏。
考虑到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大约是其1,600亿美元进口商品的三倍,中国用关税和出口管制进行反击可能效果不大。但如果北京认为自己的痛苦阈值高于华盛顿,这或许是唯一的选择。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对上周美国加征的34%关税作出了类似的全面反击。特朗普威胁将关税再提高50%,北京誓言将“奉陪到底”。
“中国不可能给美国造成和自身受到的一样多的痛苦,因为中国有巨大的贸易顺差,而且除了稀土之外的出口管制还会给中国带来更大损失,”Gavekal的研究主管Arthur Kroeber说。
“但现在这已经不重要了。北京此举发出的信号是,它将抵制美国霸权,也很乐意陷入一场经济消耗战。”
**精准打击**
除了实施全面关税外,北京还可以利用对一些战略商品和部分企业的控制,打击华盛顿最痛的地方。
中国周五尝试了这种做法,在出口管制清单中加入了七种稀土,此举有可能切断美国国防和技术部门所依赖的稀土供应。
北京还可以对美国公司实施制裁,或将其列入不可靠实体名单,目前名单中主要包括中国政府声称向台湾出售武器的公司。从中国采购电池的美国无人机制造商Skydio就是一家面临中国制裁的公司。
“我们的打击是‘精准打击’,”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说。
“首要任务是保持克制,其次是采取非对称手段,”吴心伯说,并补充道这些手段包括出口管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