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澳洲朗塞斯顿3月31日 - 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俄罗斯原油买家征收25%至50%的二级关税,这一疯狂且大胆的做法或许是为了实现乌克兰停火的预定目标。
现在关键的是,其他三位关键人物对这位反复无常的美国领导人最新举动作何反应。
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否相信特朗普会真正落实这一威胁?如果他真的这么做,这对这三个国家的能源形势意味着什么?
印度和中国实际上是俄罗斯石油仅存的主要买家,因此他们的反应与普京对特朗普最近态度转变的反应同等重要。
特朗普告诉NBC新闻,他对普京感到“恼火”,如果他认为莫斯科阻碍乌克兰实现和平的努力,他将对俄罗斯原油买家征收高达50%的关税。
特朗普称,“如果俄罗斯和我无法就停止乌克兰流血事件达成协议,如果我认为这是俄罗斯的错……我将对俄罗斯出口的所有石油征收二级关税。”这明显扭转了他此前对普京的友好立场。
问题在于特朗普的威胁是否可信、是否可能实现,俄罗斯、中国和印度必须对此做出评估。
如果普京认为特朗普会落实这些威胁,继续大幅加大对俄罗斯主要出口产品的制裁,他可能会倾向于退让,至少让步到让特朗普看起来在谈判中“获胜”的程度。
印度的处境很尴尬。莫迪迄今采取迎合特朗普的立场,例如拟取消对美国液化天然气的进口关税,以增加购买量。但印度也是世界大部分国家抵制俄罗斯原油的主要受益者,通过抢购俄罗斯折扣原油,印度已使俄罗斯现在成为其最大原油供应国。
鉴于印度已因美国制裁停止进口伊朗原油,若再替换俄油,将导致其进口成本激增,并努力寻找其他替代供应。
中国不太可能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因为它仍然是伊朗原油的唯一主要买家,也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进口国,每天从海运市场购买高达100万桶石油,同时通过管道输送购买略低于这一水平的石油。
北京面临的风险是,若特朗普在现有20%关税基础上,再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最高50%关税,将对其本已动力不足的经济造成实质性打击。
如果特朗普对俄罗斯原油买家征收二级关税的威胁是可信的,那么这也将改变OPEC+产油国联盟的格局。对于俄罗斯以外的OPEC+成员国来说,全球市场上俄罗斯石油产量减少可能推高油价,从而使他们能够增加自己的产量并扩大出口。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变成了一场自身利益与集团凝聚力的较量,而且由于许多OPEC+成员国的财政状况不断恶化,更高出口收益的诱惑恐怕难以抗拒。
目前,各方可能会谨慎回应,至少在公开场合如此,同时他们试图弄清楚特朗普是动真格的,还是他的新关税威胁只是随着情绪转变而消散的一种思维泡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