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和港股出現一定震盪,但港股波動較大,而A股市場走勢相對平穩,A股市場也在逐步醞釀第二波上攻行情。隔夜美股大跌,特別是中概股跌幅較大,但近日A股延續了正常的反彈節奏,並未受到外圍市場波動太大影響。A股市場走出獨立行情主要受政策轉向帶動。自9月24日起,我國出臺一攬子重磅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極大扭轉了國內外投資者的預期,經濟復甦的預期在增強,極大提振了投資者信心。
特別是經過三年下跌,A股和港股很多優質股票已大打折扣,許多公司股價不到高點的五折,有的甚至只有三折、四折,比“雙十一”打折力度還要大。機會是跌出來的,經過大幅回落後,很多優質資產已具備較大的配置價值。
美股近期整體仍較強勁,特別是美國總統大選塵埃落定,特朗普再次入駐白宮後,美股創出歷史新高,特朗普交易非常活躍,美元也出現強勁走勢,人民幣出現階段性貶值。但這並非中長期趨勢,中長期來看美聯儲將進一步降息,美聯儲降息將帶動美元指數出現曲線回落,而人民幣等非美貨幣出現升值。12月份議息會議美聯儲可能繼續降息25個基點,明年繼續降息3至4次,將美國基準利率降至3%左右,使得中美貨幣政策偏差進一步縮小,有利於人民幣升值。伴隨人民幣升值,往往是外資流入人民幣資產的時機,這也爲A股市場走出牛市行情奠定了基礎。
上週五人大常委會會後,財政部長藍部長髮言表示,此次我國推出的10萬億化債計劃是近年來化債規模最大的一次。通過化債減輕地方政府還本付息壓力,預計未來五年將減少6000億利息負擔。這次化債計劃並非財政政策的全部,僅僅是一部分,未來還會出臺更強有力的財政政策拉動投資、帶動消費。當前內需不足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問題,特別是在特朗普開啓新任期後,很多內閣成員持反華態度,這可能使得我國在對美貿易方面承受一定壓力。我們要通過拉動內需彌補外需可能出現的下降,使我國經濟平穩增長,走出下滑局面,進入新一輪上升週期。
可以預見在政策轉向後,未來會出臺更多逆週期調節政策和增量政策,改變經濟增長放緩的局面,這將給資本市場上帶來更多機會。由於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往往提前反映經濟變化,因此在政策逐步落地的過程中,資本市場可能提前表現。在政策逐步落地的情況下,投資者對經濟復甦的預期增強,市場整體將出現估值提升。從經濟轉型角度來看,未來能持續增長的行業主要集中在大消費、新能源和科技三大方向。
自9月24日政策出臺後,這三個方向輪番表現,最強勁的無疑是科技股,特別是以北交所、科創板、創業板爲代表的中小盤科技股大幅上漲,甚至出現多隻十倍牛股,出現一些投機之風,很多個股短期漲幅驚人,形成強烈的賺錢效應。但建議投資者回歸基本面,不要過度參與炒作,堅守價值投資,從中長期角度佈局能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科技龍頭股。
其次,新能源板塊已出現較好觸底回升。經過三年調整,許多新能源龍頭股股價被嚴重低估,行業產能出清後逐步實現扭虧,最晚明年下半年將轉爲盈利,行業拐點愈加臨近,爲新能源板塊帶來較好機會。
最後是消費板塊,消費易受宏觀經濟影響,特別是受居民收入增長放緩影響,所以消費股起勢較慢。但臨近年底是傳統消費旺季,加上拉動內需的政策正逐步落地,消費白馬股具備一定回升潛力。除了三大方向外,之前多次強調,牛市來臨時如果不知配什麼板塊,可配券商股,因爲券商是行情風向標,業是牛市最大受益者,技能獲得業績提升又能得到估值提振,從而形成“戴維斯雙擊”。券商股是本輪行情中領漲的板塊,許多券商股股價創出歷史新高,遠超大盤表現。
當前大盤結束第一輪爆量上漲階段,經過一個月調整後,逐步醞釀第二波上攻行情。此輪行情持續時間將遠超第一輪,雖節奏慢一些 ,甚至可能形成跨年度行情,建議大家保持信心。美股近期走勢雖強勁,但見頂風險正在加大,許多投資者擔心美股三大股指高高在上可能會引發獲利回吐。股神巴菲特總能在美股泡沫破裂前離場,過去五次巴菲特大幅減倉美股後,美股均出現大跌,巴菲特對節奏的把握非常精準。根據近期披露的伯克希爾·哈撒韋三季度財報,巴菲特三季度繼續大幅減倉其重倉股,股票倉位降至約四成,可以說巴菲特是一個保守的投資者,也是真正能克服人性貪婪與恐懼的投資大師。在全球資本蜂擁而入追逐美股時,巴菲特已嗅到了風險,進行大量減倉。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賬上,存有3252億美元現金及等價物,主要是美國國債,等待下一輪美股大跌後再進行佈局,這一點值得所有投資者學習參考。
人性是貪婪和恐懼的,如何克服人性弱點是取得長期投資勝利的關鍵所在。人工智能是本輪科技革命中確定性最強且應用前景最值得期待的方向,也是美股不斷創新高的重要推動力。在A股市場,許多人工智能相關板塊和個股過去一年表現反覆。人工智能的出現可能像當年互聯網一樣,改變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方式,未來或許會產生一批偉大的公司。人工智能發展至今天,現在許多投資者擔心人工智能的應用是否會不及預期,並不像之前想象的那樣能夠給相關公司帶來巨大利潤回報。這種反差可能會導致股價波動,後期人工智能板塊的表現取決於應用能否進一步落地,產生實際的利潤增長,推出更多爲人類效力的人工智能產品,這是行情持續的關鍵所在。純粹炒作題材、概念風險較大,最終仍需落實到業績上。
(作者系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