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蘋果的「AI茅」之路只走了一半

AI手機廠商群雄並起,蘋果能否占得先機?

今年蘋果發表會最大的亮點,也許是和華為“撞檔”,又或者是替騰訊“發布”新手遊,但肯定不是iPhone16。

9月10日,蘋果秋季新品發表會與華為見非凡品牌盛典相繼舉行,iPhone16系列也與HUAWEIMateXT同日發表。

不過,兩大廠商的新品賣點各不相同,華為更加強調三折疊螢幕手機的「引領性、創新性、顛覆性」;蘋果備受關注的則是蘋果人工智慧(AppleIntelligence)。執行長庫克表示,新款iPhone16從一開始就為人工智慧而設計,「標誌著一個令人興奮的新時代的開始」。

儘管蘋果對iPhone16的誕生賦予特殊意義,但在定價方面,相比華為19999元起的高售價,蘋果iPhone16系列四款新手機的定價與iPhone15系列一致。這樣的定價策略,某種程度上反映出蘋果面臨的前所未有的市場挑戰。

當然,也有人認為,該定價充分抓住了部分消費者「買新不買舊」的消費心理,加上蘋果人工智慧的發布,蘋果手機下半年銷量可望實現較大成長。

那麼,蘋果能否上演「王者歸來」的劇本,又或者依舊難掩頹勢?

銷量下滑後,蘋果沒能改變“遊戲規則”

蘋果的「擠牙膏式創新」一直備受詬病。 CNN報導中曾稱,自2020年推出支援5G的iPhone12以來,蘋果幾乎沒有給消費者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來換機,iPhone在過去數年來銷售一直低迷。

失去創新對科技公司來說意味著失去「靈魂」。因此,近年來,蘋果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逐漸落後。Canalys數據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在經歷上一季的回暖拐點後實現進一步復甦,出貨量年增10%,重回7,000萬台水準。但蘋果出貨排名退至第六,市佔率較去年同期略為下降2%,佔14%的市佔率。反映在業績中,蘋果2024年第三財季財報顯示,大中華地區營收年減了6.5%。

图片

同時,放棄造車業務後,蘋果“AllinAI”,寄予厚望的可穿戴設備也表現低迷。根據IDC消息,自2月推出以來,蘋果尚未在一個季度內售出10萬台VisionPro。第二季美國銷售量達8萬台左右,本季將下降75%,至略高於1.9萬台。這意味著這款頭顯設備在2024年的銷售量不會超過50萬台,遠低於蘋果100萬台的目標。

智慧型手機和穿戴式裝置銷售雙雙不如預期,新款iPhone16的發表對蘋果是今年內「翻盤」的最後機會。

具體來看,蘋果發表會主要展示了以下內容:

1.宣布蘋果人工智慧(AppleIntelligence)將在十月推出,先推出美國,12月投放英語國家市場(澳洲、加拿大、紐西蘭、南非、英國),明年開始投入中國、法國、日本、西班牙。

2.iPhone16系列新機:新增相機控制功能按鍵,搭載全新的A18系列晶片,售價較15系列維持不變。

3.發表重新設計的AppleWatchSeries10,具備睡眠呼吸中止症偵測功能;發表升級版的AirPodsMax,新增橘色、紫色和星光三種新色。

照理說繼WWDC2024大會後正式確認蘋果人工智慧推出時間,應該備受關注,但是,整場發布會下來,新產品本身亮點甚至追不上幫騰訊「發布」的新遊戲《王者榮耀:世界》。

图片

事實上,比起三折疊螢幕手機的備受歡迎,蘋果的「AI」創新確實不受看好。隨著華為MateXT非凡大師開啟預訂,目前華為商城顯示該產品預約人數已超300萬。而反觀蘋果,據分析師郭明錤稱,蘋果訂購的iPhone16型號略少於iPhone15,這與蘋果AI(AppleIntelligence)將促使iPhone升級的觀點相左。

图片

圖源:華為商城

發表會後,市場對蘋果新產品的反應也較為平淡。

图片

不少市場觀點認為,這次發布會上沒有展示任何能夠改變遊戲規則並預示蘋果將獲得巨額收入成長的東西。

原因很簡單,資本市場逐漸對人工智慧商業化持謹慎態度,市場擔心進行人工智慧大規模投資的公司難以快速獲得回報。例如,貝萊德表示,人工智慧整體的資本支出具備推動轉型浪潮的潛力,這種浪潮是由顛覆性趨勢或結構性趨勢所驅動的。

在《中國新聞周刊》一篇文章中,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也表示,「AI技術創新速度越來越快,這就要求企業不斷投入研發。但在現有技術框架下,(企業們)難以推出具有突破性的產品或服務,無法滿足市場快速變化的需求。 」

換句話說,AI商業化道長路遠。更何況,蘋果想憑藉AI加強現有的競爭優勢,不僅要熬過漫長週期,還要戰勝競爭對手。

AI手機廠商群雄並起,蘋果能否佔先機?

AI手機大勢所趨。 Canalys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16%的智慧型手機出貨為AI手機,到2028年,這一比例將激增至54%,AI手機市場以63%的年均複合成長率成長。

图片

作為智慧型手機發展的下一個重要成長點,加碼AI手機廠商越來越多。

在國內,頭部品牌榮耀、OPPO、vivo、小米自2023年陸續全部入局AI賽道,制定並公佈了其AI戰略。而身為蘋果在全球市場主要競爭對手的三星,也已推出GalaxyS24系列,開啟AI手機的新篇章。

图片

圖源:東方證券

不過,AI手機對晶片記憶體、電池續航、散熱系統等硬體配置要求更高,而端側大模型落地智慧型手機應用場景基礎已然完備。因此在軟硬體創新中,也許軟體服務先行可能性更大。

在本次發布會上,蘋果軟體副總裁克雷格展示了4個「蘋果智能」的應用場景:溝通交流:AI撰寫郵件、短信和各類文件,或者生成表情包;重現回憶:輸入文字,搜尋過往照片、影片;專注要緊事務:「蘋果智慧」會自動歸納各類郵件和軟體,並產生摘要替代原先的推送;以及新Siri:數百種你可以讓Siri做的事情。

可以看出,蘋果人工智慧基本上是在原有應用的基礎上做了“漸進式創新”,還談不上“顛覆”。科技記者古爾曼直言“別對iPhone16抱太大希望”,他表示,iPhone16外觀設計和上代相比變化不大,備受期待的AI系統的各項功能需要分階段推出,無法創造推動iPhone16升級熱賣的「超級週期」。

除了創新不足,蘋果還有一大困境是不具備自研大模型,在AI應用生態上更依賴第三方開發者。IDC分析師RyanReith指出,消費者會關注蘋果智能,但今天有GPT,以及各種其他解決方案,消費者可以在他們目前(的其他)設備上使用AI,所以蘋果智能很難直接驅動新的消費者購買。

展望未來,AI手機大趨勢不變,但智慧型手機已經是成熟市場,增量空間有限。 Canalys預計,長期來看,2024年至2028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以2%的年複合成長率溫和成長。而發力AI手機的廠商擁擠程度正在加劇,蘋果沒有在AI手機方面展現出獨特優勢,未來潛力存疑。

同時,從估值來看,蘋果在「AI概念股」中也不具備獨特吸引力。分析師BillMaurer指出,蘋果的本益比幾乎是其2025年預期收益的29倍(財年;9月結束)。這個數字與同業微軟大致相同,但以百分比計算,蘋果的營收和收益增幅預計僅為微軟的一半左右。此外,Alphabet和Meta的成長速度與微軟大致相同,估值也更合理。

图片

站在由人工智慧驅動的重大升級週期前夕,蘋果疊加高估值與低迷表現,理應被重估。

審核TradingKey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